呂瑾
摘 要:本文主要基于社會市場經濟逐漸趨向于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對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辦公建筑設計進行探究,為進一步夯實與鞏固建筑行業在社會總體經濟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實現建筑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發展目標發揮出積極促進的作用。希望能夠為從事金建筑設計的相關工作者提供幫助。
關鍵詞: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辦公室建筑設計;建筑行業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4.116
0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水平的穩定增漲,為建筑行業發展的不斷完善與優化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但與此同時,由于城市化的日漸加劇,使得國家針對建筑行業耗能過大等的問題也頒布了一系列以《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為主的明文規定,因此當前從事辦公建筑設計的相關工作者的更應將現階段的工作著力點放在建設能源節約型的建筑上,確保建筑內材料以各類資源的高效利用,為實現建筑行業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1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相關概述
自二十世紀末期,由英國建筑環境研究中心首次提出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概念之后,便受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廣泛關注,各國接連不斷的以本國國情為出發點構建起符合自身經濟發展特點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為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的綜合競爭力,有效解決建筑行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矛盾點,我國也順應著時代發展的潮流,相繼頒布了一系列以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為主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而伴隨著建筑行業迅猛的發展趨勢,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下辦公建筑設計的綠色改革也成為了必然趨勢,并將綠色建筑發展道路以宏觀調控的手段,上升到一個有法可依、執法必嚴的高度上去,為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發揮出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
2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辦公室建筑設計發展現狀
2.1 缺乏對辦公類建筑的評價體系
縱觀現階段建筑行業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背景下的發展趨勢,我們不難發現,雖然該項評價標準為建筑行業逐漸朝向能源節約轉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深挖細節,這其中依然存在著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亟待相關工作者的解決。而的目前的來看,缺乏對辦公類建筑的評價體系是制約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由于對辦公建筑設計描寫的較為的模糊,因此極易造成相關設計人員功能不同的建筑綠色設計造成概念的混淆,使得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無法發揮出其積極的作用,不利于建筑行業的全面發展[2]。
2.2 綠色建筑評價工作指導性有待提升
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頒布并深入開展時期內,由于建筑企業的管理部分缺乏對此項標準的重視程度,進而造成在建設設計在朝向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轉型的過程僅停留在表面,導致綠色辦公建筑設計方案與建筑施工存在出入等的問題發生。不僅如此,雖然現階段建筑企業管理部門都以認知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參考作用,但在辦公建筑設計的實際工作中,為數不少的設計人員僅將關注的目光放在了企業經濟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上,使得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尚未發揮出其真正的指導作用。與此同時,由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理念以及應用依然處于經驗尚少試驗階段,因此大部分設計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位無法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下方案設計的有效性與科學性,往往就會造成在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下辦公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出現漏洞的現象[3]。
3 提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辦公室建筑設計有效性的對策
3.1 明確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目標
在提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辦公室建筑設計有效性的工作中,首先要明確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目標,即在建筑的有效使用周期內,以各資源的節約與充分利用為主要方針,打造出更能符合的居民對于自身居住環境綠色性的要求。而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下,相關設計人員也需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充分發揮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主導作用,在確保自身企業建筑經濟利益最大化目標下,適當的引入先進的科技技術與綠色設計的理念,從根本上提升資源的利用率;第二,在實際工作中堅決貫徹落實綠色建筑評價理念,強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指導性的作用,采用新型可再生建筑材料,促進建筑行業的全面發展[4]。
3.2 強化辦公建筑綠色設計的監督工作
為進一步發揮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真正價值,建筑企業管理部門應當以強化辦公室建筑綠色設計得的監督工作作為行動方針,建立健全關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管理機制,針對辦公建筑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出解決方案,在實際工作中加強自然資源的利用,并結合辦公建筑中的室外環境、圍護結構、采通風以及排水系統的綠色設計,從根本上提升辦公建筑項目的質量以及施工效率。
3.3 緊抓設計人員專業技能的培養
在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辦公建筑設計中,建筑企業管理人員也要緊抓設計部門的專業技能,定期組織設計人員業績考核以及外出學習等活動,明確責任制劃分,注重強調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重要性,力爭在員工之中營造出一種積極學習與工作氛圍,以從根本上提升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實行的有效性。
4 總結
總而言之,在當前社會各界已全面提升對辦公建筑設計綠色性關注度的背景下,現階段從事的辦公建筑設計的相關工作者更應工作重點放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探究上,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適當引進先進的科技技術與設計理念,善于在實踐工作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從根本上保障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為促進特色社會主義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寶鑫,于迎雨,劉小芳.國內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可再生能源利用與綠建等級評估的對比分析——以天津市某辦公建筑項目實踐為例[A].《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14年10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
[2]聶佩珊.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辦公建筑室內自然通風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4.
[3]彭波,陳宏.綠色建筑評價設計標識三星級項目——武漢建設大廈既有商業建筑改造為綠色辦公建筑創新實踐[J].建設科技,2013(13):41-43.
[4]王銘源.基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某超高層辦公樓給排水工程設計[D].廣州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