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紅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高職數學在教材建設中的相關問題,將微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與高職數學的教材建設相結合,提出基于微任務的高職數學教材建設方案,更好的為高職數學教學服務。
關鍵詞:微任務;高職數學;數學教材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4.208
近年來,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數學課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門必修課,是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的重要基礎。學好數學不僅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能夠獲取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使學生不斷進步,這才能真正達到高職高專的培養目標,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技術人才。編寫一部適合高職教學使用的,難度適中、閱讀性好的教材也就成為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務。
1 高職數學教材建設的問題
1.1 內容設置陳舊
目前各個高職院校使用的高職數學教材從教學內容上看,基本是沿用傳統的高等數學知識體系,是對本科教材內容的刪減,內容大都是數學的理論知識,實際應用過少,沒有真正體現出以“應用為主”的現代高職教育的特色,也沒有體現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教育觀念,未形成鮮明的高職教育特色。
1.2 現代信息技術吸收不足
目前,為了解決高職學生基礎差,短時間內不能夠靈活運用高等數學知識的問題,幾乎所有的高職數學教材都盡可能地采用直觀易懂的語言闡述教材內容。但由于傳統的高等數學教材內容中有很多復雜的手工計算,這些內容對于部分學生今后的個人提升和發展是有好處的,但大多數的高職學生將來進入企業都是應用型的工作,所以這類訓練沒必要太多。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利用計算機進行大型的數學計算已經司空見慣,很多高等數學的教材都提供了相應內容的計算機軟件求解,但是受學時和師資條件所限,這部分內容一般都成了課本中的擺設,并沒有實質性地進入到高等數學的教學中。另外,教材形式單一,多以紙質為主,少有配套的多媒體課件。
1.3 教材內容與現實的應用聯系少
目前,各高職院校編寫和選用的高職數學教材只是簡單的刪減難度,而沒有體現出所學知識的應用性。教材編寫內容也大都是數學的理論知識,實際應用較少,沒有從根本上體現現代高職教育的特色,沒有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本。教材只是在難度上與本科教材有所區別,理論內容較多,應用實踐內容較少,教材內容不能自成體系,高職特色不足。
2 微任務驅動的內涵
“微任務”就是把教學任務精細化、具體化,也就是把教學任務根據學生具體的能力差別細化成小的、具體的教學任務。“微任務”是在任務驅動的前提下,將每一章節的教學任務細化為新的知識點,依靠各新知識點的內在聯系進行細化,最終形成微任務,從而驅動學生主動學習,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
2.1 知識目標的明確性
在任務驅動的前提下,將每一章節的教學任務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分解成若干個具體的微小的任務,每一個微任務就是一個具體知識點。各微任務不僅在內容上有層次間的遞進關系,更是對大任務知識的完整詮釋。
2.2 教學目標的可實施性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關于教學將使學生發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教學目標而進行。微任務的劃分使高等數學的各知識點羅列更有層次,使學生更容易掌握。通過具體化的任務實施教師能更容易發現問題并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更好地控制教學的進度。
2.3 學習的自主性
每個微任務都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點,學生完成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基于微任務驅動的高等數學教材建設
(1)教材內容設置貼近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近年來高職學生的文化基礎薄弱,有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而高等數學課程的難度大,內容抽象、邏輯性強,使很多學生對高等數學課程望而生畏,甚至喪失信心。因而,要在教材內容的設置上貼近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
(2)教材中通過微任務驅動法實現高職數學教學的理實一體化。教材在每個章節前,結合學生的專業特色,預先制定好與教學內容關系緊密并且解決難度適應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相應的微任務。在微任務明確的前提下,教師帶領學生去發現完成任務的方法途徑,伴隨任務的完成。
(3)教材新增許多現實生活問題的數學求解,實現了數學課程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教材增加的實例都是提前設計好的微任務或案例,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抽象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建立數學模型,求解模型,最終將結果用于分析案例,力求形成“專業背景—數學求解—回歸專業應用與拓展”的知識學習與應用模式,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4)教材中增設了實訓內容。教材中通過講解常用的數學軟件,利用數學軟件解決每一章節的微任務,實現了對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和現代化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教學目標。
(5)教材內容編排上不僅重視數學思想的融合和滲透,而且精選部分數學文化素材,以此展示數學思想的形成背景和數學對現實世界的影響,有利于發揮數學課程的育人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數學應用的能力。
基于微任務驅動的高等數學教材的編寫將充分體現《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所遵循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應用為重點,以培養職業核心能力為主線,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的指導思想,有利于大力推廣實施問題驅動的教學模式,也體現了高職類公共基礎課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兼顧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職業發展需求,以繼續教育為拓展,突出了教學的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選擇性和發展性的特征。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Gfy17-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