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富
摘 要:依據公司2015年和2016年重點工作要求,決定在3號線進行雙日檢試驗,一方面探究其可行性,另一方面摸索并完善相關制度,以實現在保證檢修質量的基礎上,核算出最優的人車配比,實現節約人力成本目的。
關鍵詞:地鐵車輛;雙日檢;模式;制度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4.216
1 雙日檢試驗階段
華苑基地雙日檢試行試驗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自2015年6月11日至2016年8月1日,這一階段參與試驗車輛為301和302;第二階段自2016年8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這一階段,為進一步驗證第一階段成果及雙日檢可行性,將試驗車輛擴大至16列,第二階段試驗車輛為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4、315 、 324。(其中克諾爾15列,鐵科1列)。
2 數據統計
2.1 雙日檢第二階段試驗檢修次數及每千公里檢修次數(2016.8.1-2.16.12.31)
2.2 雙日檢第二階段試驗故障統計(2016.8.1-2016.12.31)
正線故障方面,雙日檢車輛期間共計5次故障,非雙日檢車輛期間共計4次故障。室內故障方面,雙日檢車輛期間共計6次故障,非雙日檢車輛期間共計5次故障。雙日檢檢修故障統計,日檢68次,月修99次。
2.3 雙日檢列車故障明細(2016.8.1-2016.11.30)
2.4 雙日檢對應車輛2015年故障統計(2015.8.1-2015.11.30)
正線故障方面,雙日檢車輛期間共計6次故障,非雙日檢車輛期間共計7次故障。室內故障方面,雙日檢車輛期間共計6次故障,非雙日檢車輛期間共計11次故障。雙日檢檢修故障統計,日檢55次,月修63次。
3 數據分析
(1)首先,從故障方面分析,301-315、324列車2016年8月1日至12月31日共計運行785351公里,列均運行49000公里,其它車輛共計運行570771公里,列均運行51888公里,則雙日檢車輛故障率為1.5次/十萬公里,非雙日檢車輛故障率為1.4次/十萬公里。
雖然雙日檢車輛的故障率偏高,但是從故障屬性來看,絕大多數故障均是與電氣、電路相關的偶發性故障,由于日檢只對車下和車內部件外觀進行檢查,電氣箱體內元件故障、空調風機故障等不屬于日檢修程范圍;車門門控器、列廣模塊、電氣接線和制動閥體等故障具有隨機性,日檢功能測試良好后,正線依然有發生故障的可能。
(2)在耗材更換方面,排除耗材到限周期的因素,日檢班組耗材更換量并未減少,可以滿足日檢檢修質量的需要;
(3)理論推算,執行雙日檢后,每日檢車數量減半,但實際生產過程中,因定修、架修、列車停扣、調試、專項作業、故障處理等原因,實際檢車數量約為原日檢制度檢車數量的62%;
(4)第二階段實驗增加的鐵科車324故障率并未上升,僅與12月份發生一次室內故障,且無影響, 2015年同期324車發生一次故障(延時繼電器失效,下線),說明雙日檢模式同樣適用于鐵科制動系統車輛。
4 結論
綜合分析以上因素得出如下結論:
(1)雙日檢制度可以保證日檢檢車質量,可以實現在保證檢修質量的基礎上,優化人車配比,節約人力成本的效果。
(2)雙日檢制度對行車及運用工作無不良影響,可以很好的適應地鐵車輛運用需要。
參考文獻:
[1]何宗華.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行維修[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日檢檢修規程[Z].天津地鐵.
[3] 溫清.關于地鐵車輛檢修制度[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