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讀者的來信
鄭淵潔的父親鄭洪升曾說過一件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鄭淵潔每天收到大量小讀者來信,以致于北京市郵局為他設立了專門的郵箱。最多的時候,每天的小讀者來信數以千計。鄭淵潔聘了四位助理幫他拆信和歸納。這些小讀者的來信鄭淵潔視為珍寶,一封都舍不得丟棄。當家里的讀者來信越來越多時,家人說放不下了怎么辦?鄭淵潔說,這些信絕對不能處理掉,一是小讀者信任我,才給我寫真情實感的信,我必須善待;二是給我寫信的小讀者中會有未來的大科學家、大作家、國家領導人,我珍藏著這些信,將來可以拍賣呀!
于是鄭淵潔買了10套房子,用于儲存小讀者給他寫的信。當時北京的房價是每平米1400元,現在這10套房子的價格翻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倍數。鄭淵潔經常說這件事情說明了一個道理,作為作家,要善待讀者。以此類推,作為企業家,要善待消費者。鄭淵潔認為,頂級理財就是以誠相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誠相待,也許你會得到意外的收貨]
折中的結果
父親發現15歲的女兒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今天我和蘭迪私奔了。蘭迪是個很有個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種花紋,只有42歲,并不老,對不對?我將和他住到外地去,當然,不只是我和他兩個人,蘭迪還有另外幾個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們將會種植大麻,除了自己抽,還可以賣給朋友。我還希望我們在那個地方生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里,也希望醫學技術可以有很大的進步,這樣蘭迪的艾滋病就可以治好……”
父親讀到這里,已經崩潰了。然而,他發現最下面還有一句話:未完,請看背面。背面是這樣寫的:“爸爸,那一頁所說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學家里,期中考試的試卷放在抽屜里,你打開后簽上字。我之所以寫這封信,就是告訴你,世界上有比試卷沒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現在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
[當你以為事情是最壞的結果時,次壞的結果便很容易接受了]
螃蟹效應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只螃蟹,必須要記得蓋上蓋子,多釣幾只后,就不必再蓋上蓋子了,因為這時螃蟹是爬不出來的。因為當有兩只或兩只以上的螃蟹時,每一只都爭先恐后地朝出口處爬。但簍口很窄,當一只螃蟹爬到簍口時,其余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只螃蟹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復,無一只螃蟹能夠成功。這種現象稱之為螃蟹效應。
這與“三個和尚沒水喝”類似。工作中如果出現這樣一些人,他們不喜歡看到別人的成就與表現,更怕別人超越自己,因而天天想盡辦法破壞與打壓他人。如果一個組織受制于這種人,久而久之,工作單位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
媽媽與孩子的對話
孩子指著前面的人對媽媽說:“媽媽,媽媽,那個人頭上一根頭發都沒有!”媽媽:“小聲點兒,讓人家聽見多不好。”
孩子:“他自己還不知道嗎?”
來不及了
在小學一間教室里,老師讓孩子們問問題,大家一個問完接下一個。有個小孩一直把手舉在空中,當輪到他問時,他卻把手放下了。老師問他:“怎么了?你等了這么久,為什么輪到你講,你卻把手放下了?”
小孩回答說:“來不及了,已經濕了。”
“預言”
印地安人問他們的新酋長,這個冬天會是寒冷的還是溫暖的。這位年輕的酋長從沒學過祖先預言的本事,他只是吩咐他們去撿木柴,然后,他走到一邊,給國家氣象局打電話。“今年冬天的天氣會不會很糟糕?”他問。
“看上去是這樣的。”他得到這么個回答。
于是酋長要求大家收集更多的木柴。一個星期后,他又打電話給國家氣象局,“你肯定今天冬天會非常冷?”
“毫無疑問。”
酋長要求族人繼續撿更多的木柴。然后,他再次給國家氣象局打電話:“你肯定嗎?”
“我告訴你,那將是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天。”
“你怎么知道?”
“因為印第安人正在發了瘋似地撿木柴!”
聽八卦
晚上十點多,小明正準備休息,只聽樓上傳來一個女人的咆哮聲:“什么關系?啊!什么關系?說!到底什么關系?”
小明那顆八卦的心立刻砰砰跳動了起來,他趴到窗臺,認真地繼續聽下文。
“互為相反數啊?!……”
于是小明默默地關上了窗戶。
當你感覺不好的時候,請記住,可口可樂第一年只賣了25瓶!
——不輕言放棄
晚上慢跑相當于慢性自殺,這句話對嗎?
——對啊!因為每跑60分鐘就相當于耗費1小時生命
我認為人的一生中總會有某個時刻,需要堅守自己的決定。一個說“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選擇”的時刻。
——石黑一雄《無可慰藉》
我從沒想過當中國首富,也沒想過當浙江首富,我連我們小區的首富都不想做。這個沒有任何意義,錢是資源,對我們來講錢是用來做事情的。我覺得后面我要做的工作,就是把錢花出去。
——馬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