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未來浙江要謀求更大發展、實現更大跨越,就必須自覺踐行“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期望新要求,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上更進一步、更快一步
發展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在全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未來浙江要謀求更大發展、實現更大跨越,就必須自覺踐行“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期望新要求,以“八八戰略”為總綱,牢固樹立“四個強省”工作導向,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上更進一步、更快一步。
緊抓科技創新主引擎,加快打造創新強省。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要件,要依靠創新塑造增長新動力。推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全方位創新,優化勞動力、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全面推進之江實驗室、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建設,加快推進錢塘江金融港灣建設,打造新興金融中心。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領軍企業。加快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和商品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使創新成果更多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緊扣“四大”建設,推動發展的協調性均衡性躍升。協調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件。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是浙江加快“兩個高水平”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推動浙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以杭州灣經濟區為大灣區主核,建設世界級大灣區。以浙西南生態功能區為大花園主核,建設我國生態文明樣板區。以義甬舟大通道為主軸,建設“一帶一路”的戰略樞紐。以中心城市為大都市區主核,建設參與全球競爭的區域主體。
積極踐行“兩山”理論,提升綠色發展競爭力。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生態要件。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兩山”理論,堅持綠色富省、綠色惠民,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優化落實能源“雙控”目標,落實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完善“畝均論英雄”機制,加快推進“標準地”建設試點推廣,創新綠色發展引導機制。結合“大花園”建設,建立與完善多維度的綠色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將生態環境治理約束、企業進入門檻約束、產業轉型升級約束、社會消費行為約束以及綠色發展評價約束有機結合,形成多方約束合力與激勵相融的體制機制,營造綠色發展法治環境,促成企業動能轉換、追求綠色發展。
緊緊圍繞國際化導向,加快建設開放強省。以“一帶一路”統領新一輪對外開放,堅持開放不止步,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最大限度釋放改革開放紅利。實施一批最體現浙江資源稟賦、最契合國家戰略使命的重大開放舉措,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牽動力的重大開放平臺,制定一批具有含金量、競爭力的重大開放政策。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區位優勢,在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等方面切實推出一批含金量高的制度。充分發揮寧波的戰略樞紐作用,積極創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和16+1經貿合作示范區,深入推進義甬舟、義新歐和網上絲綢之路建設。鼓勵積極穩妥“走出去”,全面提升浙江產業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著力補齊社會發展短板,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遵循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口全覆蓋、領域全覆蓋、區域全覆蓋的要求,加快補齊高質量社會事業發展短板。構建與浙江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百姓美好生活需求相一致、地方公共財政保障能力相協調的現代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勞動報酬增長機制,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堅戰。健全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養老保險體系,完善失業、工傷保險和社會救助等制度。高水平建設健康浙江,加快縣域醫共體建設,建立完善“雙下沉、兩提升”長效機制。努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