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長,博士、研究員
縱觀十年,“雙11”見證了中國商業變革和消費變遷的澎湃動力,見證了中國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巨大活力
“雙11”從2009年一路走來已經整整十歲了。今天的“雙11”節,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買買買”這么簡單的代名詞,而是技術改變社會、科技重新定義經濟的最好案例。
亮點紛呈,續寫商業新高度。今年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2135億元,再創紀錄新高,與去年“雙11”1682億元交易額相比,增長26.93%。物流訂單量達到10.42億,首次超過單日十億大關,邁入1天十億包裹時代。18萬家品牌參與,國際品牌占比超過40%,237個品牌成交額過億元。222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參與。60.3%的交易通過指紋、刷臉支付完成,標志著生物支付時代的到來。全天實時計算處理峰值達到每秒17.18億條。
全線互通,形成線上線下聯動。十歲的“雙11”,阿里數字經濟體業務全面集結,淘寶、天貓、閑魚、飛豬、優酷土豆、蝦米音樂、UC等應用,和盒馬、口碑、餓了么等線下門店資源,以及銀泰商場、居然之家、大潤發等商場全面參與,形成覆蓋線上線下的立體網絡。有關數據顯示,遍布全國的100個核心商圈、20萬家新零售門店、62家銀泰百貨、41家居然之家、近100家盒馬鮮生、470余家新零售商超、100萬餓了么和口碑商家參與了今年線下活動,形成了新零售發展的新格局。
全景布局,構筑多元化商業場景。今年10月,阿里宣布“餓了么”和“口碑”合并組建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這意味著阿里在新零售取得豐碩成果后,本地生活服務已成為未來阿里生態戰略的新高地。今年的“雙11”,是阿里本地生活業務的第一次參與,突破以往單純的購物場景,加速向餐飲、娛樂、出行、健康等本地生活消費場景滲透,傳統零售的邊界不再清晰,吃喝玩樂購一站式打通,形成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覆蓋日常生活消費的全方位場景。
“雙11”發展可概括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09年到2012年的四年,這是屬于電商時代的四年,也是電商粗放增長的四年,這4年成交額呈現每年倍增態勢;第二個階段是從2013年到2016年,是“雙11”轉型期,努力追求內涵發展、生態構筑、消費升級等方面;第三個階段是從2017年開始至今,在“五新”戰略驅動下,“雙11”開啟新零售時代,呈現線上線下融合、全景布局發展格局。十年“雙11”,見證著中國新商業的顛覆式變革。
縱觀十年,“雙11”見證了中國商業變革和消費變遷的澎湃動力。“雙11”銷售額呈現幾何數字增長,發展成為如今商界的奧林匹克以及全球購物狂歡節,折射出我國商業發展的巨大活力?!半p11”從最初的“一元秒殺”“全場五折”等促銷活動開始向線上線下互動、消費場景互聯等品質消費升級,折射出中國消費變遷之路。這十年,O2O、移動支付、菜鳥物流、新零售、生物支付這些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線上與線下從對抗走向融合,線上巨頭開始整合線下門店資源,線下門店開始利用線上打造全渠道。這十年,中國的物流、支付、云計算等新商業基礎設施不斷提高到新高度,2013年送達1億個包裹需要9天,而今年“雙11”包裹簽收破億僅用2.6天。
十年,見證中國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巨大活力。這十年,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迭代、數字化浪潮洶涌的十年,我國積極擁抱互聯網、擁抱數字經濟,日益發展成為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新興大國。目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位居世界第二位,數字經濟對GDP增長貢獻率達55%;固定寬帶接入用戶總數大3.78億戶,4G用戶數達11.1億戶。這十年,我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加速向各行各業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傳統行業不斷加快數字化轉型,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也通過不斷整合生態圈上下游業務,構筑開放融合普惠的經濟體。
展望數字經濟時代的電商下半場,新零售點亮商業未來。新零售以全渠道和多場景為核心,利用大數據等技術來推動“人貨場”重構。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應用創新,新零售引領未來商業發展,線上巨頭整合線下實體步伐不斷加快,線下實體數字化改造也將全面提速,線上與線下進一步打通。消費場景向沉浸式、智能化發展,線上巨頭將整合生態圈資源,加速向餐飲、娛樂、出行、健康等本地生活消費場景滲透,形成涵蓋吃喝玩樂購于一體的大零售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