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恒
不僅大花園建設需要數字經濟支持,大花園建設也可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而大花園建設與數字經濟的“聯姻”,離不開政府推動
大花園建設與數字經濟是否存在聯系,如果存在,存在些什么樣的聯系?經過一些粗淺的研究,我認為,大花園建設不僅與數字經濟存在高度聯系,而且大花園建設可以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
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現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是推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路徑。數字經濟是實現經濟生態化的重要手段。在人口紅利逐漸消退、政府預算硬約束、環境容量硬約束下,穩定經濟增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需要更大限度地通過技術進步增加索羅剩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近年蓬勃興起,顯著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了生活成本,可以成為支撐追求索洛剩余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
數字經濟是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生態經濟化的重要支撐。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包括供給服務(如提供食物和水)價值、調節服務(如控制洪水和疾?。﹥r值、文化服務(如精神、娛樂和文化產業)價值等。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將浙江列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關鍵就是要實現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轉化并不斷提高,在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分區開發機制、生態資產資本化、創新生態產品供給模式、生態文化服務產品增值等關鍵領域,都離不開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支持。
提高生態系統物質供給價值轉化。荷蘭、以色列等國高科技農業的成功經驗,驗證了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數字化技術工具,可以幫助林業、農業實現綠色高效,數字化技術可以顯著提升種質資源等生態系統物質供給轉化價值。麗水市農科院的山地數字化霧耕技術通過運用物聯網和計算機智能控制,較傳統土壤栽培方式,節水98%、節肥95%,幾乎不使用農藥,產量提高5-10倍,不受環境限制,對環境污染大幅度減少。
提高生態系統調節服務價值轉化。生態系統高度復雜,高度依賴專家經驗做出決策規避災害風險,但專家資源稀缺且具有局限性。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以及物聯網技術,可以遠低于傳統手段的成本構建各類生態系統模型,例如流域水位預測人工智能模型可以根據氣象、水利等實時數據,為防洪排澇、水土保持以及水力發電提供最優的決策支持,在維持生態系統質量的同時,不斷提高發電、水量的價值轉化。
加快生態系統文化服務價值轉化。傳統手段下,生態系統的文化服務價值轉化途徑較為依賴于旅游、文化等體驗性項目以及電影、戲劇等傳統文化產品的開發。前者受基礎設施、資源環境承載力限制,后者受制于創意資源、投入門檻約束,難以找到較為高效的轉化途徑。利用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技術將國家公園的生態景觀、稀缺動植物資源制作成數字實景、直播影像,銷售給網絡游戲公司、實景運動類公司,分發給個人,可以實現生態系統文化價值的規?;咝мD化。
構建生態資源市場交易機制。良好的產權交易關鍵在于確權、可信交易、信息對稱。由于技術手段、交通條件限制,山水林田湖等生態資源的精確信息難以獲取,導致確權成本較高且存在較大的信息不對稱,從而限制交易的范圍,不利于生態資源的價值發現。隨著無人機、低空雷達、圖像識別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可以對山水林田湖等生態資源進行低成本的確權,甚至可以精確到每棵樹的經緯度、高度、直徑,種類以及樹冠的分支數量等自然屬性,借助區塊鏈技術的信息驗證及分發機制的優勢,逐步建立起低成本、可信、標準化的生態資源交易機制。
大花園建設與數字經濟的“聯姻”,離不開政府推動。當務之急,一是要成立大花園數字經濟的產學研綜合載體,提供技術、政策支持。二是要加快大花園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三是要在生態環境、綠色產業、資源交易等方面加快實施一批大花園建設數字經濟項目,為數字技術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