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俏榮
要把握先機,勇立潮頭,堅持創新驅動,聚焦重點領域,打造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的健康產業體系,建設全國健康產業示范區,高水平推進健康浙江建設
當前健康浙江建設面臨諸多挑戰:一是老齡社會的挑戰:浙江人變老了,老人空巢化、高齡化、失能失智化現象嚴重;二是醫療無序的挑戰:浙江人看病難了,省城大醫院人滿為患、一床難求;三是服務能力的挑戰:浙江人病難治了,跨省看病多了;四是社會保障的挑戰:浙江人看病養老要捂緊錢袋子了。如何破解這四大挑戰?習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為我們開出了大藥方:樹立大健康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為重點,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
健康產業是與維護和促進健康相關的一系列有規模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和信息傳播等相關產業的統稱,具有覆蓋面廣、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特點。
健康產業是被譽為“財富第五波”的產業,各國競相發展。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經成為與數字經濟并駕齊驅的朝陽產業。美國健康產業占據兩個“1/6”的驕人數據:全美有近1/6的人口在健康產業相關領域就業,健康產業增加值占美國GDP比重達到1/6。
健康產業是被寫入十九大報告的產業,關乎健康中國戰略。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產業。《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到2030年全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16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健康產業是浙江重點培育的萬億產業,風景“浙里”獨好。2017年,浙江健康產業增加值達2597億元,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5%,健康產業已成為支撐浙江經濟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一方面,市場有活力,浙江多個領域全國領先。浙江擁有全國首家通過JCI(第六版)評審的民辦醫院(樹蘭醫院)、全國首個“共享醫療”模式(全程醫療MedicalMall)、全國首家省級醫療旅游產業平臺(浙江省醫療健康集團)、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微醫集團)、全國醫藥及生命科學領域最大的網絡平臺(丁香園)。另一方面,政府有作為,浙江多項工作全國第一。浙江在全國出臺第一個省級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建立第一個健康產業統計監測體系,啟動第一批健康特色小鎮創建,發布第一本省級健康產業藍皮書。浙江已經成為全國健康產業發展的風向標。
下一步,浙江要把握先機,勇立潮頭,堅持創新驅動,聚焦重點領域,打造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的健康產業體系,建設全國健康產業示范區,高水平推進健康浙江建設。
健康產業+醫療服務創新,實現健康服務優質化。公立醫院要深化醫改,歸回公益,夯實基礎,提升能力。要引導省級醫院加快內涵式發展,力爭全省3個綜合性醫院、5個中醫院進入全國第一梯隊。要推進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和衛生人才“雙下沉”,全面推進縣域醫療共同體建設。同時要監管和支持并重,繼續優化社會辦醫發展環境。
健康產業+醫藥科研創新,實現產業價值高端化。要支持浙江大學、西湖大學等科研院所加強生物醫藥基礎研究,依托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之江實驗室和杭州醫藥港、椒江綠色藥都等一批健康特色小鎮,建設一批生物醫藥科創平臺。
健康產業+互聯網,實現產業應用網絡化。要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技術支撐,保障隱私安全,實現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必須政府建設,市場開發鼓勵企業投入。要建設一批“互聯網+醫療健康”重點項目,探索發展互聯網醫院,努力用一部手機就搞定看病就醫的難題。
健康產業+人工智能,實現產業轉型數字化。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應用到醫學影像識別、病理分析、多學科會診等諸多領域,省衛生健康委和阿里巴巴正在籌建浙江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醫學人工智能將成為健康產業重要領域,浙江也要在這個領域搶占先機。
健康產業+關聯產業,實現產業發展融合化。要支持健康+養老、旅游、文化、食品、體育、商業保險等等,推動健康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壯大,促進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