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理清
要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生硬、枯燥的教學方式,把閱讀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習自主、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領悟到文章的深層涵義,受到啟發,從而達到課堂上的高效閱讀。
目前大多數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都是為了應對語文考試,教師過分強調閱讀的考試目標,閱讀教學中主要是傳授給學生如何做題的技巧,忽視了閱讀的人文目標。過于功利性的考試目標會讓學生產生閱讀的不深刻和應付心理,教師不明確的教學方針會打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另一方面,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單純的依賴教材,閱讀材料有限,不能夠很好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
一些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經常單純解讀課文,根據閱讀習題傳授學生做題的技巧,教師是教學中的主體,單向的閱讀知識傳授,較為刻板。學生不能對文章中的描寫有深刻的切身感受和理解,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教師單調的閱讀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很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能增加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這種單調刻板的閱讀教學氛圍中,學生并沒有進行思考和感悟,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長此以往,甚至會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距離感,失去對語文閱讀的學習信心。
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首先要激發初中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充分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等多種教學設備,將閱讀教學打造成豐富生動的課堂,吸引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制作和選擇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小視頻或者小動畫展示給學生,有趣的畫面和動聽的聲音可以很好地引起初中生的興趣和好奇心,為后續的閱讀教學做好鋪墊,為學生營造歡快高效的閱讀氛圍。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利用互聯網找一些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視頻片段或者是圖片,在閱讀教學開始的時候展示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將學生的興趣吸引住,再進行閱讀教學,學生的積極性較高,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也會更深刻。
閱讀是一門需要不斷積累的學科,只有大量的涉獵閱讀材料,才能不斷地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語感,培養語文素養。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斷地通過閱讀涉獵語文知識,讓學生翱翔在文學知識殿堂里。課本和教材中的閱讀材料篇幅有限,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更豐富的閱讀內容,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為初中生的語文素養培養打下基礎。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紀念白求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閱讀更多與白求恩相關的閱讀材料,通過這些閱讀材料,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白求恩的生平事跡和國際主義精神,一方面拓展學生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教材中閱讀內容的理解,在豐富的閱讀材料中增加情感體悟,培養語文素養。
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增加自主閱讀的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茖W靈活的閱讀方法可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更要讀地更好,收獲更多。因此要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必須重視指導閱讀方法。好的閱讀方法包括:聯系上下文、做批注、分角色朗讀、寫心得體會、精讀結合略讀等。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靈活地運用這些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實踐閱讀。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七年級語文下冊《最后一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閱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來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體驗各個角色的心理過程,把握文中主要人物的特點、心理變化,體會到課文所要表達的感情。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對比、分析的方法來把握文章內容,文中出彩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做出標記,進行細細品讀,還可以讓學生摘抄文中經典的片段,作為積累,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拓寬閱讀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