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莎
加強學生的人文素養,以人為本,立足生活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學好語文的根本路徑。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形成樂思、善學、勤練的習慣,經過幾年的實踐教學和深刻思考,我獲得了不少啟發和有益的經驗。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練習作文是一輩子學習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也不是為了當專業作家。”唯有讓同學們對作文學習的認識明確了,才能激發他們的思維潛能,開拓他們的施展空間。作為教師,如何去喚起同學們的寫作熱情呢?
要鼓勵學生快樂采擷資料。“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永遠是最鮮活的語言源泉。因此,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經常搜集家庭、校園、社會運用語言文字的情況。對聯、標語牌、宣傳欄、墻報、廣告、商店匾額、產品說明書里活潑的語言;還有報紙、刊物和互聯網上的新鮮語言,并將搜集的資料進行篩選、梳理,分門別類編成各種各樣的小冊子,定期閱讀、背誦、參照、運用。
要支持學生參加社會活動。新課標強調中學生要有較強的參加社會實踐能力。大多數青少年對課堂外的事比課堂內的事感興趣。因此,要因勢利導安排學生參加展銷會、拍賣會、展覽會,同時對這些活動進行跟蹤引導;要利用學校組織的郊游、運動會、文藝匯演等活動,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寫通訊報道、總結報告。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學會關注身邊的事,又可以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我在教學嘗試的過程中也發現,同學們自由習作的內容很豐富,語言非常幽默,這也說明脫離了桎梏的思維,充滿了激情和靈感。
作文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文學素養,蘊含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對于中學生來說,作文是他們把獲取的知識進行分享、傳達的重要路徑;在高考語文分值中也占有很重的比例。因此,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作為教師,如何增強同學們的寫作技巧呢?
首先是創新課堂教學。現行的高中語文教學中,還沒有一套系統、權威的作文教材。一般來說,高中語文一個單元的教學目的都要掌握此類文章的閱讀方法和寫作技巧,但實際上教師一般都偏重于閱讀教學,而淡化了作文教學。因此,教師要提前規劃好每學年乃至高中階段的作文教學目標,列出專題專項作文教學方案,并按計劃把作文教學與訓練融入到課文講解之中。
其次是重視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對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它不僅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教師要積極輔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借助互聯網、手機、書籍、電視等媒介,廣泛涉獵名著,閱讀優秀雜志,選看報紙上各種體裁的重要通訊、報導、評論文章。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通過閱讀,汲取前人的思想,對積累語言材料,學習語言知識,掌握語言技能,提高寫作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再次是規范評價標準。評價是作文教學工作的繼續和深化,修改則是作文評價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好的文章往往是反復修改出來的。文章修改的過程,本質上就是情感表達的推敲,然而情感的表達不容易一步到位,所以修改就成為評價作文的核心任務。教師對學生作文修改的內容主要有字、詞、句、段、篇、提綱等;修改可采用教師做示范、學生之間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后記。而評價的目標設計,則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注意用“一文一得、各個擊破、化整為零、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展,對整體訓練的文章,分別以語言、立意、結構等為側重點進行評估,并且一篇文章中有一兩個亮點,就應該給予充分肯定,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寫作的興趣才不會減退。
要破解中學生作文難,寫“領異標新”的文章就更難了的癥結,除了宜從文章中心的確立、材料的運用和技法的選擇上對學生予以精準的指導外,多種方式安排學生“練筆”也不失為有效措施。作為教師,如何去提升同學們的寫作水平呢?
要培養學生寫周記的習慣,讓他們去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歲月中的美好瞬間以文字的形式得以重現。教育學生留意和觀察身邊的一景一物,用眼睛觀察,用雙手觸摸,用心靈感受,及時記錄此情此景中最真實的東西,呈現出自己內心最強的感想,即使文字拙劣,但勝在真情實感。長久訓練下來,學生心中的感情自然就豐富起來,作文素材也就不斷得到積累。
要引導學生正確仿寫、改寫、擴寫,并結合閱讀教學,以閱讀獲取的知識和語文教材中收錄的課文為范本,通過組織課堂上相應的寫作訓練,讓訪擬為寫作導航,真正成為提升同學們作文能力的一條捷徑。同時也要提醒同學們對訪擬的認知:訪擬是創造的準備,而創造是訪擬的歸宿,訪擬意在取其長,借鑒并力求超越;訪擬要靈活變通,要學會揚長避短;訪擬不能局限在一篇文章里,要學會融會貫通,博采眾長,最終自成一家。
中學生作文最終是要以規范的樣式出現的,因此,教師要專門對學生作文進行審題立意、謀篇布局、寫作技巧的綜合性教學。當同學們具備了一定的寫作素養和濃厚的寫作興趣,就可以進行整體作文訓練了。要指導學生寫出富有創意的文章,就要做到:觀點新穎、材料新鮮、結構新奇。但是也要注意綜合性作文訓練應按照出專題、給材料、限時間的要求來組織,以適應現行高考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