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婷
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素質起著關鍵的作用。這是由于初中階段是以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為主,它為學生高中階段的學習乃至人的一生發展均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必然會對學生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基于此,筆者在概述初中語文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幾點解決措施。
初中階段是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關鍵階段,語文作為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本領,其地位非常重要。從某種程度上說,語文是傳承知識的重要工具,是評價和衡量人才素質的重要標準之一。當今社會,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科技的日新月異,一個人或一個國家想要在這種環境下立足,就必須進行創新。而創新的關鍵則在于創新意識的培養。語文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語文是我國文化與智慧的結晶,是探究人生的啟蒙學科。初中階段,學習語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知道語文是一門藏著大量知識的學科。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以語文知識點為準繩,引導學生從知識點著手,探究生活中的奧秘。教師在講解課文時,應引導學生聯系作者所處的社會背景以及當時人們的精神狀態等,進而從中感悟作品的意義和價值。
現階段,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還采用傳統的粗放式的教學模式,雖然也能獲得一些成效,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的探究能力的培養,就更不用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了。這主要是由于傳統的粗放式教學模式,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全體學生,教學的目標是考試分數。因此,大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也均以此為基礎,不注重教學實踐,且與生活聯系缺乏,進而導致對教學目標的設計缺乏重視,且存在著極大的不合理性。
目前,大部分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提問教學方法。其中,點名提問的教學方式是十分普遍的。這不僅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足,還導致教學效果不顯著。同時,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是難以體現,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無從得到培養。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也存在一定的誤區,不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而是為應用而應用。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多媒體教學勢在必行,但在運用的過程中,要注意適時適度。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對知識點的應用重視度不夠。同時,學生在教學中的大膽想法以及見解也被扼殺,進而導致學生在教學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與此同時,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注重課外知識的拓展,進而導致學生理解能力無法獲得提高。例如,大部分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還依然停留在不求甚解的狀態。另外,教師教學有效性不足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準備不充分,例如,有的教師在備課中,僅僅備知識點,并不關注課外知識與課內的有效聯系等等。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溝通缺乏也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這與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有很大的關系。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以學生為主體也是十分關鍵的原因之一。例如,教師在講解文章時,大多還是從自己的理解出發,而對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關注得比較少。導致這一誤區存在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教師在教學中,以自我為中心的,進而導致溝通不當,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在注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基礎上,多方面吸取有營養和有用的知識,同時以學生現有的學習現狀為基礎,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實現對新理念的應用;第二,教師要注重將實踐還給學生,進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第三,教師應運用多種途徑和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質,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
為保障初中語文教學目標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改進:第一,結合語文的學科特點,以新課程標準為準繩,將教學的重心轉移到學生身上,轉移到教學實踐中。例如,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可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作為實際的目標,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探究能力。第二,重視教學實踐,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今天,教師應更為注重語文教學的教學實踐。最后,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注重語文知識點與生活實踐的聯系,促使學生能夠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能為社會培養需要的人才。具體來說,應主要從以下幾兩方面進行改善:第一,將傳統的被動提問式教學模式轉變為啟發式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講解《觀滄海》時,可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領會詩中的豪情壯志。然后,引導學生說出哪些詩還體現了這種寬廣的胸襟等,進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第二,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首先,轉變并創新多媒體教學理念,促使教師能夠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其次,拓展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如微課的運用、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以及網絡教學的運用等等。最后,完善多媒體教學體系。例如,在使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尤其是將相互關聯的內容進行整合,以形成系統的教學體系等。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為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教師應注重區別小學語文教學與初中語文教學的不同,進而在教學中轉變教學思維,注重培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第二,注重課外資源的引入與整合,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最后,教師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學前的準備和備課中的準備。例如,在教學前,應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包括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差異,以促使教學能夠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在備課過程中,應注重將教材中的知識點與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融合,以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為進一步加強語文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效果,除了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外,還應注重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方能促使師生溝通有效。因此,為做到這一點,教師應不斷加強學習,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教師還應轉變自身的角色,將自己視為語文教學的引導者。例如,教師感悟教材中的相應作品時,應更為注重學生對其的感悟和理解,如通過小組閱讀后小組討論的方式,促使學生在小組中,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教師的作用就在于引導。另外,為加強師生溝通,教師應平等對待學生,并給予高度的尊重,以激發學生與教師溝通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