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巡視員,寧波市農業局;副站長,寧波市農業機械化服務總站:315012,浙江寧波
2013年寧波市農機部門按照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和《農業保險條例》規定,積極開展政策性農機保險試點工作,在市財政部門的支持配合下,聯合出臺了寧波市政策性農機保險補貼政策,對純農田作業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實施政策性保險補貼政策。在此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2017年成功將其他各類農業機械、烘干機庫房及配套設施、烘干機機倉內谷物損失、農業機械操作(輔助)人員的人身意外保險等納入政策性農業綜合保險范圍,基本實現了政策性保險對所有農業機械、操作人員和庫房設施等的全覆蓋。為保證政策的順利過渡,2017年在實際工作中,寧波市采用了“2013年的政策性農機保險補貼政策+2017年的政策性農業綜合保險補貼政策”綜合實施的方法。
為提高農機“三率”水平、減少農機安全事故、提高農戶的風險抵御能力,2013年初根據中央一號文件和《農業保險條例》要求,寧波市開展實施政策性農機保險的調研工作,11月初與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 《寧波市政策性農機保險補貼實施意見》(甬農機安〔2013〕25號),對純農田作業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實施政策性農機保險,對農戶投保純農田作業拖拉機交強險和聯合收割機第三者責任險予以財政全額補貼。一是規范補貼對象。規定只有在當地農機安全監理機構注冊登記、參加年度安全技術檢驗合格的純農田作業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自愿投保純農田作業拖拉機交強險或聯合收割機第三者責任險的,方可申請享受政策性農機保險補貼。二是明確補貼種類。政策性農機保險補貼的種類明確為純農田作業拖拉機的交強險、聯合收割機第三者責任險等兩個種類。三是農戶免費參保。市縣二級實行定額補貼各50%,即:對14.7 kW以下的純農田作業拖拉機投保交強險的,市縣二級各給予40元補貼;對14.7 kW以上的純農田作業拖拉機投保交強險的,各給予60元補貼;對投保聯合收割機第三者責任險的,各給予130元補貼。四是規范操作程序。落實了具體部門和人員負責政策性農機保險補貼實施工作,按照申請、審核、投保、結算、建檔等程序嚴格規范操作,并不斷完善政策性農機保險監管制度。實施4年多時間,共為16 000多臺純農田作業拖拉機、56 00多臺聯合收割機辦理了政策性農機保險,市縣二級財政共累計下撥資金300多萬元。
2016年起,市農機總站開始調研,積極尋求突破政策性保險覆蓋面窄、量少等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爭取實現對所有農業機械和人員保險的全覆蓋。根據調研情況測算,按2013年制定的政策性農機保險補貼政策,寧波市級需每年投入40多萬元財政資金,但要實現政策性農機保險補貼全覆蓋,寧波市級需每年投入300萬~400萬元財政資金。巨大資金缺口成為政策性農機保險全覆蓋的瓶頸。為此市農機總站積極主動與寧波市農險辦溝通協調,成功將政策性農機保險列入政策性農業綜合保險中。2017年寧波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協調小組印發了 《關于做好2017年度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通知》(甬農保〔2017〕2號)文件,實現了全市政策性農機保險的全覆蓋。一是所有農業機械列入參保范圍。在2013年純農田作業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參保的基礎上,其他自走式農業機械、糧食烘干機、農用無人植保飛機(單旋翼、多旋翼和固定翼)等機械均列入參保范圍。二是農機保險種類更加齊全。除糧食烘干機參保機損險外,純農田拖拉機、其他所有自走式農業機械和各類無人植保飛機均參保機損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其中純農田拖拉機還參保交強險。三是操作(輔助)人員、財產火險等納入參保范圍。純農田拖拉機和其他農業機械操作(輔助)人員的短期意外險、糧食烘干中心庫房及配套設施等財產火災險、糧食烘干機內谷物損失險等納入政策性保險,受到農戶極大歡迎。四是自主選擇投保時間及期限。糧食烘干機的機損險、其他自走式農業機械的機損險和第三者責任險及操作(輔助)人員短期意外險等,農戶均可根據作業季節需要及作業時間長短,自主選擇投保時間,按月投保。五是自主選擇投保機具、保險品種。納入政策性保險范圍的農業機械及相關的保險品種,可由農戶自主選擇投保機具和保險種類,不允許捆綁搭配式保險。六是保費補貼比例超過一半。農機保險項目列入政策性農業保險后,市財政補貼比例為25%,縣級財政補貼要求不低于市財政補貼金額,農戶只需承擔不到一半的保險費用。
寧波市政策性農機保險列入政策性農業綜合保險后,各地農機部門積極行動做好政策宣傳、財政資金追加、保險公司銜接等工作,推進政策性農機保險各項工作落實到位。2017年,奉化區、寧海縣、象山縣等地農機部門積極溝通協調當地政策性農業綜合保險辦公室,配合相關保險公司制定保險條款、理賠要點等方案,共計投保烘干機500多臺、農機操作人員或輔助人員600多人的短期人身意外險。
(1)政策性農機保險需各級財政資金扶持,市級財政資金下達時間不確定,容易出現脫?,F象。
(2)保險公司對于發生的雙方或多方農機事故,要根據農機部門的事故責任認定書來進行賠償。發生農機事故后,大部分農機操作人員習慣于報110,給農機事故處理和責任認定帶來困難。部分農機監理人員處理農機事故能力弱,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機保險工作的推進速度。
(3)政策宣傳還不夠到位,農機專業合作社投保積極性比較高,個體農機手投保積極性不高,部分農民和機手對農機保險的保障作用認識不到位,普遍存在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