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資》記者黃敏 譯
近期,津巴布韋共和國新政府公布了新的計劃以擴大農業生產,包括土地使用權審查和農業作物補貼,這將大大增加該國對種子、化肥和殺蟲劑的需求。
去年11月,津巴布韋總統埃默森·姆南加古瓦就職,提出新的經濟復蘇計劃——“新經濟秩序”(New Economic Order),其中包含特別農業生產計劃(SAPP),被稱為“命令農業”(Command Agriculture)。SAPP計劃實施目的為改善和擴展國內農業推廣服務、對疾病和病蟲害進行防治、提供有銀行貸款租約,并對土地使用權進行保障、在灌溉服務和農業機械化等方面給予支持。
為順利落實SAPP計劃,津巴布韋政府已在2018年財政預算中把農業部門撥款由去年的7%增加至9%。其中包括資助在農業計劃下將國內玉米產量擴大到22萬公頃,這項玉米生產計劃預計在2018年將耗資2.14億美元用于提供農業投入,如種植種子、化肥和選定的農業化學品。
該國財政部長奇納馬薩(Patrick Chinamasa)在2018年預算報告中表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政府已與46404名玉米種植者簽訂了根據SAPP計劃種植玉米的合同,總面積已達219900公頃。在津巴布韋國內,22萬公頃的玉米生產需要種子4109噸,底肥29489噸,硫酸銨(無水)或硫代硫酸銨(液體)作為追肥需要1229噸。
新政府致力于推動國內農業生產,為津巴布韋種植種子供應商和農業化學品制造商帶來了新商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總統還要求國家財政部與農業部合作,改組和精簡總統投入計劃。奇納馬薩說,津巴布韋新政府將“加強農業投入控制和分配系統管理、供應和分配鏈每個階段的規劃監測,以填補漏洞”。這個系統的改進涉及到政府補貼計劃下的農業投入,不僅用于玉米,還用于其他食品和經濟作物。
奇納馬薩介紹說:“目前津巴布韋國內大豆種子嚴重短缺。只有2750噸大豆可滿足需求,距實現農業計劃下的大豆生產目標還有很長距離。”奇納馬薩表示,化肥行業也同樣面臨挑戰。“有跡象表明,津巴布韋目前有12萬噸的化肥準備投放市場。從今年11月到2019年1月,化肥行業產能將再增16萬噸。”
奇納馬薩說,津巴布韋化肥生產商面臨的挑戰是缺乏外匯。自2017年底以來,津巴布韋一直受美元短缺困擾。“津巴布韋境內保稅區提供了生產化肥所需原材料,但這需要6132萬美元外匯。”
據了解,津巴布韋農業投入品市場由當地私營和國際公司主導,這些公司利用政府增加的農業支持計劃,提高自己的利潤,加強在該國的業務。
盡管津巴布韋農業部無法立即提供一個市場更新要求,但根據之前數據表明,津巴布韋國內大約有40家農業化學企業,其中一些企業參與了近450種不同農產品的配方和銷售。
津巴布韋主要種植玉米、煙草、棉花和大豆。最近報告顯示,由于長期干旱、部門融資不足和政府政策不力,導致總體經濟崩潰,作物產量都出現下降。這些作物需要不同農藥來緩沖病蟲害。津巴布韋市場上常見的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和殺線劑包括草甘膦、莠去津、甲草胺、樂果、吡蟲啉、苯甲醚等。
津巴布韋農資市場結構包括進口商和分銷商,兩者相互補充,獲得高質量的農用化學品和無縫供應,以確保它們到達農民手中。在某些情況下,具有供應鏈能力的分銷商從進口公司批量接收產品,然后拆裝、重新包裝,最后通過全國各地的農產品零售商店分銷給農民。例如,津巴布韋主要的農藥分銷商之一Agrochem公司表示,除了向其供應非專利農藥和其他農藥外,公司還從先正達(Syngenta)、拜耳(Bayer)和巴斯夫(BASF)獲得農藥供應。
然而,農產品和有效成分的進口必須符合津巴布韋農業部2012年的《肥料、農場飼料和補救法》,其中包括農藥進口、銷售和使用的具體規定,該規定禁止在津巴布韋銷售未經注冊的農藥。農藥操作人員還必須通過在該國注冊并已在該國經營的代表在農業部進行注冊。進口公司必須申請進口許可證,并向農藥注冊處處長確認產品在津巴布韋注冊,并注明公司名稱、注冊號、農藥名稱、配方及產地。
津巴布韋似乎已意識到多年來農業生產中所犯的錯誤,Chinamasa說:“新政府領導下的未來是光明的。目前國家正在采取新的努力,穩定土地所有權管理,支持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