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資》評論員 趙光輝
2020年化肥零增長的目標會提前完成!這是最近我參加行業活動時從業內人士口中聽到的。當然這不是虛妄之說,是他從最近兩年的肥料生產數據中得出的結論。我感興趣的是:這個目標何以能提前實現?
一是現實使然。農業發展到今天,面對環境約束和產業升級,面對民生要求和國際責任,去過剩產能是必發之箭;二是體制使然。以十九大為標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一個舉國體制更高效的時代。農業轉型、環境治理、去產能等多種因素作用下,化肥零增長的實現、甚至提前到來,是可以預料的。
零增長是一道分水嶺,代表著肥料行業進入了以綠色理念、綠色品質服務農業的綠色發展新時代。從這個角度說,應該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當然,綠色發展遠非一個數量減低就能完成的,肥料行業還需要新時代的新定位。
如果過去肥料行業的定位是服務農業發展、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產增收,那么在從2016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無疑需要為行業確定新的定位。這個定位從哪里來?不久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確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字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們肥料行業的新定位就蘊含在“鄉村振興戰略”中。這5句話包含了經濟(產業興旺)、環境(生態宜居)、文化(鄉風文明)、政治(治理有效)、收入(生活富裕)五個方面,而且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在經濟(產業興旺)和環境(生態宜居)兩個方面,都需要化肥行業的積極有為;同時,作為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農業不僅會得到加強,而且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化肥行業在提高農民收入、實現生活富裕中也必將是大有可為的。具體到鄉村振興道路的7項內容,其中不論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乃至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哪一項沒有化肥行業的身影呢?尤其會議提出,要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作為與農民朝夕相處的行業,說肥料行業是最能從鄉村振興戰略中感受到新方向、體會到新需求、發揮出新作用的行業,也毫不為過!
鄉村振興是一次戰略上的轉型和升級,它比新農村建設的內涵更加豐富,是一次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在這個偉大的征程上,挑戰是少不了的,奮斗是必須的。2017年初,大家都記住了“擼起袖子加油干”!2018年初,大家都聽到了“幸福是干出來的”!現在是干有方向,干有支持。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政策,要求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這些都是肥料行業的利好消息。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這個美好的目標,必將隨著包括農資人在內的共同努力下,最終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