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文斌 山東黃金啟東置業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000
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建筑行業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但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今天,城市建筑用地面積日益縮減,這就給高層建筑工程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現代化社會中,高層建筑工程的數量日益增加,為滿足人們逐漸提高的居住需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在推進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高層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應用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可節約50%以上的鋼材,可使高層建筑工程的總成本降低10%左右。
高層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無粘結筋鋪放的時候,一般情況下,既可以選擇單向曲線配置,也可以選擇雙向曲線配置,專業廠商生產預應力筋之后,將其運輸到工程施工現場,并根據施工要求,檢查聚乙烯護套的基本情況,確保外觀合格,并嚴格進行驗收,特別是要重點保障端部鐵件的準確性,安裝底模之后,在模板上將預應力筋的走向、位置準確地標記出來,從而實現對錨具墊板的可靠固定。在此基礎上,為了確保無粘結筋的曲線矢高位置能夠滿足固定要求,在鋪放預應力筋之前,應當先設置鐵馬凳,實現對無粘結筋曲率的有效控制。通常情況下,馬凳之間的間距為1米,由φ12鋼筋制成,并根據施工設計要求,合理確定馬凳的高度,不可以在跨中處設置馬凳,在底筋上直接綁扎即可。與此同時,在鋪放預應力筋的時候,應確保預應力筋保持平行走向,預防預應力筋出現相互扭絞的問題。在配置雙向曲線的時候,應提前編序,確保無粘結筋的順序合理,預防穿筋問題的出現。工程施工前,應實施電算編序或者是人工編序。所采取的編序方法如下,各向無粘結筋會出現多個不同的交叉點,對其進行標高,標出無粘結筋板底至上皮的高度,各個交叉點位置的相應兩個標高,分別對其進行比較,若是一個方向上的某一無粘結筋的各點標高低于與其相交的各無粘結筋相應點的標高,就可以先放置這個無粘結筋,根據這樣的規模,便可以確定無粘結筋的鋪放順序,按照鋪放順序綁完底筋之后,將其鋪放在模板之上[1]。除此之外,預埋電線管、無粘結筋在位置上出現矛盾的時候,預埋電線管應做出避讓。
高層建筑工程無粘結預應力后張法施工過程中,在無粘結筋的張拉端,一般需要設置承壓板,與此同時,應力筋、承壓板之間呈垂直的狀態,穴模、承壓板以及端模三者之間應當緊密固定。在安裝端部節點的過程中,若是承壓板端面存在傾斜的現象,就會導致承壓板、張拉油缸之間不能互相垂直,從而阻礙張拉的順利進行,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出現,應當將泡沫塑料墊片置于穴模外端面、端模兩者之間,以避免漏漿現象的出現,而固定端擠壓式錨具,應當將擠壓式錨固頭、承壓板貼緊,并要確保兩者之間牢固固定。
首先,對塑料保護套筒進行細致地檢查,確保其完好無損之后,在無粘結筋、塑料保護套筒上分別將軟塑料管的兩端牢固綁扎上,根據工程施工要求標高,在附加筋或者是非預應力筋端部綁上無粘結筋。在對無粘結筋進行綁扎的時候,應確保錨環軸線、無粘結筋兩者之間是重合的,并與承壓板呈垂直狀態,以便于在張拉的過程中錨環可以順利地拉出板端。其次,在非預應力筋綁扎完成之后,根據施工圖紙中的相關要求,確定無粘結筋的編號位置,理直無粘結筋,并要準確找正各筋曲線高度控制點之下的馬凳位置,然后再綁牢。
鋪放完無粘結筋組裝件之后,由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質量檢查部門共同開展質量檢查及驗收工作,驗收合格之后,便可以開展混凝土澆筑。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應避免觸動錨具、踏壓馬凳等不當操作的出現,以確保錨具、無粘結筋位置的準確性[2]。除此之外,錨固端、張拉端的混凝土,必須認真地進行振搗,嚴格避免漏振現象的出現,以預防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麻面的問題,確保混凝土的密實性。除此之外,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對張拉端塑料保護套筒造成的觸碰,預防保護套筒脫落而對張拉施工造成的影響。
首先,做好張拉準備工作。在進行張拉之前,應將定位連桿、端部模板拆除干凈,并對施工現場進行處理,安裝千斤頂,將張拉桿擰入錨環之中,將張拉桿螺母鎖緊。確保千斤頂安裝位置與無粘結筋位于同一軸線,并與承壓板垂直,若達不到要求,可以在支承架端面墊上板墊,以達到調整的目的。張拉順序必須嚴格根據施工設計要求,若無特殊要求,則可進行依次張拉。其次,張拉施工。接通油泵,并進行加壓,油壓表為5兆帕的時候,停止加壓,然后對油缸位置進行調整,加壓,至達到目標張拉值為止,然后停止加壓。將油泵電源關閉,清洗錨環外扣,擰上螺母,然后再次接通油泵進行補拉,至達到目標張拉值為止,將螺母擰緊。在加壓的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給油速度,一般情況下,達到控制油壓的時間應在30秒之上。進行張拉的時候,若是少數鋼絲發生斷裂,可以適當減少張拉值,斷裂數量必須低于同一截面預應力筋總數的3%[3]。無粘結筋張拉應嚴格遵循程序的要求,零應力開始進行張拉,至1.03倍預應力筋的張拉控制應力。除此之外,若是無粘結筋長度超過24米或者是采取曲線配置方式的時候,可以采用兩端張拉的方法。
綜上所述,高層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無粘結預應力有著非常多的優勢,預應力結構可以有效減薄厚度、減少截面,使得結構變得輕巧之后,便能建造大跨度樓蓋和梁,有利于擴大建筑面積、建筑空間,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實用性。
[1]黃平.對高層建筑工程無粘結預應力后張法施工技術的分析[J].低碳世界 ,2017,(25):152-153.
[2]薛善江.淺談框架無粘結預應力后張法施工技術[J].民營科技,2017,(07):133.
[3]王憲東.框架建筑大跨度梁無粘結預應力后張法施工[J].科技展望,2014,(02):23-24+31.
[4]劉厚軍.淺談框架無粘結預應力后張法施工技術[J].民營科技,2013,(0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