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和良
摘要:通過調查,湖南洞口縣規模化豬場91%以上都在使用干料槽飼喂生豬。對干料槽飼喂生豬管理方式,筆者把它總結為3種:粗放式、半粗放、精細化三種管理方式,設計3組飼養試驗,對日增重、料肉比,節料對比等效果比較。試驗結果:精細化較粗放式日增重提高5.7%,節料13.0%。并對干濕料槽設備和智能化投料系統進行研究,得出保育豬用液態料飼喂器(濕料槽)好處多,生長豬用干濕料槽均可的結論。
關鍵詞:生豬;料槽;管理;飼養試驗;效果
前言
養豬業是一個精細化管理工程,就是飼喂過程中投料管理也有講究。筆者2014-2015年參加生豬出口大縣獎勵資金項目考評,對存欄300頭以上的養殖場進欄數豬計分過程中,發現90%的規模場使用干料槽飼喂豬,并對118個豬場調查統計:晚上干料槽有剩料的場76個占比64%,老鼠在料槽偷吃飼料的場41個占比35%,其中干料槽中剩料發霉變質的場47個占比40%。對干料槽飼喂方法。都認為比濕料投欄方法先進,省料省工,自由采食,一天投一次料,懶漢式管理,忽略了干料槽還存在精細化管理方式。經對干料槽飼喂生豬管理方式的調查。筆者把它總結為3種:粗放式、半粗放、精細化三種管理方式。粗放式管理方式也叫懶漢式管理方式。表現在每天早上在干料槽1次放滿飼料,半個月或1個月以上清理1次食槽。半粗放管理方式是介于粗放式管理方式和精細化管理方式之間,在每天早上在干料槽放1次飼料,1星期清理1次食槽。精細化管理方式為:根據豬的階段、頭數、料肉比(或參考飼料生產廠家建議料肉比),日增重,計算某欄一天飼料量,如仔豬階段用仔豬料,其料肉比2.5-2.6:1、日增重550-650g,每頭日投料1.38-1.69kg。飼養日齡36-75,飼養期39天,每頭日投料增量:(1.69-1.38)÷39=0.008kg,37日齡則:1.38+(37-36)0.008=1.388kg,38日齡:1.38+(38-36)0.008=1.396kg。……,n日齡:1.38+(n-36)0.008kg。其他階段也如此計算,這樣可計算到每欄每日投料量。生豬各階段飼料日投料建議量見表1。按量分上、下午在料槽各投放1次飼料,當天晚上清干食槽中飼料。
生豬干料槽粗放式管理方式存在發霉變質剩料問題。輕者影響腸胃消化功能,重者霉雨天氣發生富集霉變飼料中毒案例。晚上剩料被老鼠偷吃,浪費了飼料,還容易被老鼠這個發病媒介傳播疫病,造成經濟損失。為了驗證生豬干料槽粗放式、半粗放、精細化三種管理方式飼養效果,設計了本飼養試驗。
1材料與方法
筆者設計,對干料槽3種飼喂管理方式也分3組進行飼喂對比試驗,通過數據統計,得出各組日增重、料肉比,對其進行比較。并分保育、生長期二個階段,登記用料,體重,即始重、保育期體重,出欄終重(生長期體重),得出保育期、生長期、全程日增重、料肉比。
1.1試驗材料
1.1.1試驗豬品種
選擇45日齡杜×長,大三元雜交仔豬360頭分3個組各120頭,進行保育期、育肥期飼養試驗。
1.1.2試驗飼料
統一用湖南恒農集團顆粒飼料,恒農保育料550,恒農仔豬料552。恒農生長料558。其飼料配方和營養水平見表2。
1.2試驗方法
1.2.1分組
分為3個組:粗放式管理方式組為對照I組、半粗放管理方式組為試驗Ⅱ組、精細化管理方式組為試驗Ⅲ組。每組都為10欄豬120頭。
1.2.2試驗豬場
3個試驗組在3個不同地方進行。對照I組放在花園木井村尹建山豬場,試驗Ⅱ組放在龍江牧場劉長江豬場,試驗Ⅲ組放在石江鎮馬口村王恒萬豬場。是因為不改變原有的料槽管理方式。
1.2.3試驗時間
2016年1月5日至2016年9月13日。
1.2.4主要試驗方法
統一用湖南恒農集團顆粒飼料,統一按免疫程序免疫注射。每天登記用料重量,逐欄記錄,并注意觀察豬的健康狀況。出欄日齡為200日齡。對干料槽3種飼喂管理方式分3組進行飼喂對比試驗,把粗放式組為對照組。另2組為試驗組。分保育、生長期二個階段,登記用料,體重,即始重、保育期體重,出欄終重(生長期體重),得出保育期、生長期、全程期日增重、料肉比,然后試驗組平均值與對照組平均值進行比較。
2試驗結果
2.1試驗結果
把3組試驗數據匯總進行統計得出表3:
試驗Ⅱ組與對照Ⅰ組比,保育期日增重提高5.5%,料肉比降低2.1%,則節料2.1%:生長育肥期日增重提高2.2%,料肉比降低8.3%,則節料8.3%;全程日增重提高2.9%,料肉比降低7.3%,則節料7.3%。
試驗Ⅲ組與對照Ⅰ組比,保育期日增重提高13.3%,料肉比降低5.8%,則節料5.8%:生長育肥期日增重提高3.6%,料肉比降低14.3%,則節料14.3%:全程日增重提高5.7%,料肉比降低13.0%,則節料13.0%。
2.2試驗結果影響分析
本試驗200日齡,出欄平均體重125.1kg,是由于洞口縣屠商壓級壓價,提高出欄重,降低屠宰場頭平攤派管理費用,吊架子育肥影響了養豬經濟效益,也影響了本試驗結果。若提前20-25日左右出欄,體重在105-110kg為最佳出欄體重。精細化管理方式日增重和節料效果更佳。
3討論
3.1對洞口縣代養戶對料槽管理結果討論
新五豐2016年進入洞口縣開展公司加農戶,則代養合同模式。新五豐是湖南老牌出口豬企業,年出口香港、澳門活大豬50-60萬頭。在長沙建立肉類加工廠,并建有配送肉類售銷網絡(店、點),年銷30萬頭。自己的母豬場PSY指數達28.3頭,較洞口縣規模豬場平均18.7頭,高51.3%,利用這個優勢建立母豬場生產仔豬,將仔豬給農戶飼養培育商品豬,利用農戶豬舍條件和勞力,兩者有機結合,取長補短。經過設計,代養戶一般飼養水平,只要認真負責,飼養每頭商品豬(110kg左右)有200元代養報酬(工資)為基數,上下浮動。我們對洞口縣內2家代養戶結算報賬單進行對比分析,見表4。
謝某豬場日增重:(45534-3870)1000÷422頭÷135天=731g,料肉比138211÷422:(45534-3870)÷=422=3.27:1,代養報酬72795÷422=172.5元,頭較每頭200元下降13.8%。
許某豬場日增重:(53409-4450)1000÷479頭÷135天=757g,料肉比142471÷479:(52930-4450)÷479=2.91:1,代養報酬127894+479=267.0元,頭。較200元上升33.5%。日增重較謝某豬場高3.6%。料肉比降低11.0%,則節料11.0%,代養報酬提高54.8%。
分析原因:主要是謝對干料槽管理方式屬于筆者描述的粗放式管理方式,他在白天飼養期間,在干料槽放1次飼料,清掃豬舍2個程序花不到三分之一時間,三分之二時間到麻將館打牌,舒服得很。這個干料槽管理案例許某豬場日增重提高3.6%。節料11.0%與本試驗結果接近,也間接驗證了本試驗效果。
3.2對料槽飼喂器歷史文化討論
我們的祖先,把野豬馴化成家豬,千百年來,都是用木盆盛熟料喂豬,改用料槽飼喂器也就是近代的事,據考證。洞口縣最早用料槽是1975年,那是人民公社時期發展集體養豬,百頭豬場應運而生,建造了部分水泥欄豬舍,但也只是簡單長方形水泥食槽。洞口縣人民公社時期全縣出欄豬30萬頭左右,洞口縣1995年首次突破出欄100萬頭大關,洞口縣2000年達到出欄200萬頭,5年翻了一番。1995年全部改了水泥豬欄,也大都用上了干料槽飼喂器,小小的干料槽飼喂器派上了大用場。
傳統投料是用木盆盛熟料飼喂,這種管理方式,是地方豬飼養方式,煮熟食和投料花時長,散戶飼養不計時間落后的1種飼養管理方式,不利于規模化生產:改水泥豬欄后改為拌濕料投喂在欄里。這種投料管理方式較木盆盛熟料飼喂方式又前進了一大步,但拌濕料投喂在欄里,豬腳踩踏飼料在欄里,浪費了10%以上飼料:在水泥飼槽豬嘴巴拱出飼料,浪費5-8%飼料。洪奇華。陳安國用干濕飼喂器和水泥飼槽作對比試驗。在20-90kg階段用干濕飼喂器試驗組與水泥飼槽對照組相比:末重提高13.2%,平均日增重提高9.7%,平均日采食量提高46%,平均料重比下降了8.4%。干濕飼喂器優于水泥飼槽得到人們共識,洞口縣規模化豬場現在都在使用干濕料槽飼喂器了。
3.3液態料飼喂器討論
液態料是把飼料充分浸泡,使飼料中可溶性營養成分溶于水,飼料微粒吸水膨脹增加了表面積,變得松軟,有利于豬采食和消化吸收,減少飼料浪費,提高飼料轉化率,相比干料,液態料飼喂減少了空氣中粉塵的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細菌通過粉塵進行傳播,有效的降低了豬呼吸道疾病發病率。特別是乳豬吃乳階段,液態料更適合乳豬腸胃消化功能。
賈志偉、張勝利等對小豬教槽有研究,如設計乳豬教槽:根據乳豬生長的高度,通過升降架可以升降,在產床后1/3處放一個固定料槽,料槽內投干料,在固定料槽旁邊放一個直徑為8cm的圓形小料槽,小料槽內放水料比為1:1的糊狀料。用細線繩拴在欄桿上,使其可以在固定料槽周圍移動。移動半徑以不能被母豬踏、壓為準。讓乳豬邊玩邊吃,乳豬開始吃料后逐漸減少糊狀料的投料次數。增加干料投放次數。干濕結合的教槽方法達到了乳豬早吃料,28日齡斷奶不腹瀉、不掉膘,提高日增重,縮短出欄時間,減少死亡率的目的。
3.4現代生豬干濕料槽飼喂器和智能化管理投料系統討論
生豬干料槽飼喂時,豬吃料吃水來回走動,走動時嘴上帶料掉地下,損失少部分飼料,于是就有了干濕料槽飼喂器研制,在料槽上安上自動飲水管道解決這些問題。有些干濕料料槽,安有料斗和垂直料管,料斗下部的底口與垂直料管連接,料斗底口處有一料塞,料塞固定在一中心直桿上,中心直桿穿過垂直料管。下端有放料擋桿,料斗中放人飼料,豬餓時,拱起放料擋桿,抬起料塞,飼料放入食槽中,豬吃食,料桿回位,料塞關閉,放料暫時停止,料吃完后,豬又拱桿放料,直到吃飽。有些干濕料槽安上電腦控制的自動放料系統。
智能化管理投料系統在干濕料槽基礎上更先進:智能化電腦能根據豬的二微碼耳標,精準識別每頭豬體重所處階段,健康狀況,來精準投料,控制每頭豬吃料,正好滿足每頭豬需要,并能把每頭豬吃料數量、健康狀況數據化記錄在電腦里。二維碼耳標成為重要的標識,還可成為肉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重要依據,你這頭豬吃了什么品牌飼料,注射了或飼料中添加了什么獸藥都能記錄保存。智能化投料系統投資占總投資的5%左右,如投資2萬頭豬場需2000萬固定資產投資,那么智能化投料系統投資在100萬。筆者對干、濕料槽飼喂器和智能化管理投料系統要進行飼養對比試驗,為2報、3報,本試驗為初報。
3.5對料槽管理問題討論
鄭曉琳等報道一例8月份料槽中霉菌毒素污染和富集案例,圖文并茂,中毒嗜睡圖、“采食口屋檐”圖,警醒大家注意料槽剩料發霉變質問題。筆者認為,此類問題就發生在筆者描述的對料槽粗放式管理方式上,并提醒:每年4-5月為霉雨、潮濕季節,俗稱起潮,料槽剩料更容易發生發霉變質。張慎忠等對料槽管理提出:每天消槽1次,防止飼料霉變,教料槽防止乳豬糞尿污染,避免1次加料過多,注意下料口大小、采食面傾斜度以及飲水器水流速度等。鐘為治等提出豬雙面自由采食水泥飼喂器下料口低于采食槽外沿5em為合理落差,較3em節料。
綜合上述討論,本試驗描述的根據豬的生長階段、頭數、料肉比、日增重,每天精確投料,當天晚上清干食槽中飼料,這種對料槽精細化管理方式是目前規模化豬場較先進的一種干料槽管理方式,試驗結果表明對料槽精細化管理方式較粗放式管理方式日增重提高5.7%,節料13.0%。也證實了對料槽進行精細化管理方式理念正確性。筆者認為料槽智能化管理投料系統是在人類對料槽進行精細化管理方式研究基礎上改進,是大數據和信息化管理表現、電腦精準識別和操作,克服了人腦對料槽進行精細化管理方式不足,是當前最先進的一種管理方式,因此料槽智能化管理投料系統是今后規模化豬場對料槽管理技術的推廣方向。
4結論
保育豬用液態料飼喂器(濕料槽)好處多,生長豬用干濕料槽均可。關鍵在于指導規模化豬場根據豬的生長階段、料肉比、日增重,每天精確投料。對料槽精細化管理,就是把料槽剩料降至最低程度。防止料槽剩料發霉變質和防老鼠偷吃飼料。本試驗表明,由于料槽問題,生長育肥豬過程至少有10-15%的飼料沒有被豬吃到胃內f干料槽粗放式管理方式飼料浪費更多),而是在采食過程中被浪費,最終隨污水排出,因此,選用合適的料槽設備,加強對料槽精細化管理式將明顯減少飼料浪費及糞污產生,降低生產成本,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