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崔海濤
一紙任命改變磷肥兩大巨頭的未來——
6月19日,盛夏時節的貴州一派清涼,一場特別的任命大會在開磷控股集團召開,昔日競爭對手—甕福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光亮被任命為貴州開磷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并被提名為開磷控股集團董事長。甕福集團、開磷集團兩大磷肥行業巨頭由同一人擔任“一把手”,這在行業內還是第一次出現。貴州省委的這一任命讓業內對其背后的意義及今后兩家企業的發展有了諸多猜測。當下,磷肥行業一艘巨輪正在起航,甕福集團和開磷集團在共同的董事長何光亮的掌舵下將駛向何方?
甕福集團和開磷集團盡管同為貴州省的大型磷化工企業,但是,它們在市場上卻沒有太多的“兄弟”情分,更多的是市場競爭關系。
“在河北,甕福和開磷的代理商競爭是很激烈的。比如我以前是經營甕福產品的,每年我向基層經銷商走貨的時候,我都要和開磷產品比價,找到一個能讓基層經銷商接受的價格。開磷的代理商也是一樣,每年都要和我比價?!焙颖睖嬷菔芯辆赁r資有限公司經理張鳳閣如是說。由于同是來自貴州省,因此甕福集團和開磷集團在進入市場后,就注定了是最能拿來作比較的兩家企業,包括給經銷商的政策、產品的定價等。就是這樣一對昔日在商言商的企業,如今因為董事長何光亮的原因要走向融合關系。
何光亮對甕福集團和開磷集團的合作也進行了正面解讀。他說:“開磷集團與甕福集團或是與其他化工企業合作,那是股東們的事。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開磷集團和甕福集團兩個企業會更加地互相幫助,會形成互相補強,會形成對前端的更強更好的服務能力,更強更可靠更有競爭力的供應能力。怎么去補強,我們有非常具體的路徑。這些措施我們都已經提交給政府和銀行,我們完全有理由和能力讓這些措施在較短時間內落地見效。”
從何光亮的解讀來看,“互相幫助、互相補強”將是未來甕福集團和開磷集團協同發展的一條基本準則,兩家公司也將進入“融合發展”時期。但雙方仍有可能保持各自最大的獨立性,與此同時給予對方最大的幫助,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協同一致應對市場上的變化。但不管怎樣,雙方的關系已經由“掰手腕”走向“一家親”。
何光亮的任命是由貴州省委決定的。貴州省委與磷肥相關的部署最能反映這一任命的真實意圖。今年上半年,一份貴州省推進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出現在公眾的視野,這份名單以副省長擔任組長,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貴陽市市長等擔任副組長,成員為26人。此名單涉及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等部門。由此可見,此次推進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的重視程度之強、領導隊伍之大、覆蓋范圍之廣。與此同時,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的意見》,貴州將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實行政策激勵、機制倒逼,從源頭削減磷石膏產生量,推進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促進磷化工產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
事實上,正是在貴州省委推進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的背景下,何光亮被同時任命為開磷集團的董事長。也就是說,實現“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才是這次任命的真實目的。
據了解,貴州省為我國磷富礦儲量最多的省份,全省查明資源儲量占全國的62%,居全國首位。然而,每生產1噸磷酸產生4.5噸-5噸磷石膏。磷石膏處置是世界性難題,從我國來看,每年磷石膏的產生量在6000萬噸以上,由于磷石膏資源化利用存在技術瓶頸,目前全國磷石膏堆存量已超過3億噸。
面對如此大的磷石膏產量,《關于加快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的意見》確定“以用定產”方向,明確提出:“2018年,全面實施磷石膏‘以用定產’,實現磷石膏產消平衡,爭取新增堆存量為零。”
位于貴州的開磷集團、甕福集團是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技術裝備、研發能力和磷石膏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均走在全國前列。何光亮介紹說:“開磷集團和甕福集團的磷礦資源集中度很高,兩家企業合起來的磷資源工業儲量大概在15億噸,從開采利用能力上講,占了貴州省80%-90%的份額?!庇纱丝梢?,對這兩家企業的管理是實現貴州磷石膏綜合利用的重要環節。
何光亮的重要舉措就是把磷石膏變成綠色建材。早在今年兩會期間,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的何光亮就曾提出議案《關于在全國大力推廣磷石膏制備α高強石膏應用并在貴州建立示范基地的建議》,對磷石膏的資源化利用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他表示,隨著磷石膏制備α高強石膏技術的成功研發,為磷石膏實現完全資源化價值化綜合利用帶來了希望。據了解,該項技術的優越性在于:一是低碳節能環保;二是可循環使用;三是綠色安全;四是高性能高質量;五是成套技術領先。
何光亮表示,開磷集團和甕福集團在未來一年之內會形成綠色石膏建材強大的供應體系,而且會有很好的效益。他認為,從長遠的市場需求來看,優質磷石膏建材未來會供不應求,磷石膏的資源化利用將得以實現。
除了在磷石膏綜合利用方面的協同發展外,何光亮還提到兩家企業還會在磷礦石開采進行協同發展,他說:“把開磷的采礦技術和甕福的選礦技術結合起來,創造的價值將成倍增長。”同時,甕福集團的氟提取技術也會在開磷集團應用,提高開磷集團在氟化工方面的效益。
從根本上來說,開磷集團和甕福集團的融合發展就是在保證環境安全、資源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兩家企業的效益最大化,是兼顧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同發展,對磷肥行業綠色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開磷集團和甕福集團從競合到融合受到行業廣泛關注,盡管兩家企業各有優勢,但業內人士分析,其融合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貴州省某磷復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開磷集團和甕福集團的融合在技術層面是可以實現的,比如磷石膏的處理技術已經成熟,但是是否能真正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在何光亮面前仍有較大阻礙。他說:“兩家企業都是國有老牌企業,負債率都比較高,而且企業包袱重,所以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如果資金瓶頸無法解決,后續很多想法是難以落地的。另外是市場的問題,磷石膏綠色建材的發展思路固然很好,但是目前市場不成熟,有待開發?!?/p>
曾供職國內某知名磷復肥企業的趙東申也對兩家企業融合發展的效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我們談磷復肥產業的綠色發展應該著眼全局,如果政策在全國不統一,那么就會出現不公平競爭,在抓大放小的政策下,很可能使一些小企業鉆了空子?!绷硗?,他認為,這兩家企業的融合發展最終要在市場上體現。他說:“融合發展的前期規劃可能涉及大量的投資,比如磷石膏生產建材就需要投資,還有建材市場的開發也需要投資,那么這些錢從哪里來?這肯定還是要傳導給市場,提升其磷肥產品的價格來獲取發展的資金,但是市場是否能夠接受這種價格的傳導還是未知數?!?/p>
還有行業人士提出,磷肥企業的綠色發展受制于磷石膏的處理,但是磷石膏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是否能通過融合發展來解決這一難題還要邊走邊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磷石膏綠色建材有一個市場半徑的問題,但是開磷集團和甕福集團都是我國磷肥生產排名前五的企業,磷石膏總量巨大,想通過建材市場來完全消化還是比較困難的,應該多條腿走路或許更好。
就業內人士的分析來看,兩家企業融合發展在解決磷肥企業綠色發展的問題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難,涉及資金、市場、政策等方面。但不管怎樣說,開磷集團和甕福集團的融合發展已經在路上,從綠色發展中要效益的大方向不會改變,我們也希望雙方的融合能夠開創一個生態環境、企業效益與農業發展共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