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紀恒

一、 深入領會、深切感悟、深化落實,進一步增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是全區文藝發展和文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習總書記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為廣大農牧民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所付出的艱苦努力、作出的重要貢獻,深刻揭示了“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這一烏蘭牧騎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深情寄予了烏蘭牧騎隊員們永遠做草原上“紅色文藝輕騎兵”的殷切希望。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情深意切、語重心長,充分體現了習總書記對烏蘭牧騎成長進步的高度重視,對內蒙古各族人民的親切關懷,為我們發展烏蘭牧騎事業、建設民族文化強區提供了重要遵循,為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
草原兒女心向黨,習總書記與內蒙古各族人民心連心。習總書記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專門抽出時間給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使廣大烏蘭牧騎隊員歡欣鼓舞,讓全區2500多萬各族人民振奮不已。這些天來,習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像浩蕩東風吹拂萬里草原,給我們以堅定信念,給我們以科學指引,給我們以無限溫暖,給我們以無窮力量,激勵著廣大烏蘭牧騎隊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激勵著全區各族干部群眾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不懈努力。
全區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充分認識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豐富內涵,把學習貫徹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同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和為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題詞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光輝指引下,加快推進烏蘭牧騎事業發展,大力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讓全區各族人民從物質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過得更加紅火起來。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從中汲取力量、激發熱情,為繁榮發展內蒙古文藝、建設民族文化強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特別是廣大烏蘭牧騎隊員一定要珍惜榮譽、牢記囑托,弘揚優良傳統,扎根基層一線,服務人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回報習總書記的關心關懷。
二、 發揚成績、總結經驗、再接再厲,更好地在新時代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今年是烏蘭牧騎建立60周年。1957年6月,在烏蘭夫同志的直接關懷下,第一支烏蘭牧騎誕生在蘇尼特右旗。60年來,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烏蘭牧騎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紅色的嫩芽”已長得根深葉茂,今天已發展到75支隊伍、3000多名隊員,每年演出超過7000場,為促進我區文化繁榮發展、民族團結進步、邊疆安寧穩定作出重要貢獻。毛澤東同志曾3次接見烏蘭牧騎,周恩來同志12次接見烏蘭牧騎并希望“保持不銹的烏蘭牧騎稱號,把革命的音樂舞蹈傳遍全國各地,去鼓舞人民”,鄧小平同志為烏蘭牧騎題詞“發揚烏蘭牧騎作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江澤民同志充分肯定“烏蘭牧騎是社會主義文藝戰線上的一面旗幟”,胡錦濤同志視察內蒙古時在基層觀看了烏蘭牧騎演出,這次習總書記又專門回信勉勵烏蘭牧騎隊員。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下,烏蘭牧騎走過了光輝的發展歷程,取得了非凡的發展成就。
一是形成了一塊璀璨奪目的文藝品牌。烏蘭牧騎自成立伊始,就深深扎根農村牧區這片沃土,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以其隊伍短小精悍、隊員一專多能、節目小型多樣、演出機動靈活的特點,堅持演出同宣傳、輔導和服務相結合,為廣大農牧民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成為內蒙古文藝工作的亮麗名片,成為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內蒙古是祖國北疆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烏蘭牧騎是這道風景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二是涌現了一批經久不衰的文藝精品。烏蘭牧騎始終以廣闊草原為第一舞臺,以廣大農牧民群眾為第一觀眾,以豐厚的民族藝術底蘊為第一營養,以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為第一作品,形成了一大批民族特色突出、時代特征鮮明、生活氣息濃郁、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60年來,全區烏蘭牧騎創作演出13000多個節目,有130多個節目在全國獲獎,有2000多個節目在自治區和盟市獲獎。一大批聲樂、器樂、舞蹈、曲藝等方面的精品力作,膾炙人口,廣泛流傳,數十年來久演不衰。
三是培育了一批德藝雙馨的文藝人才。烏蘭牧騎始終把培養民族藝術人才作為重要任務,相繼涌現出蘇尼特右旗等一批全國、全區文化戰線先進集體,涌現出一大批艱苦創業的模范人物和享譽區內外的民族藝術家。同時,還向國家和自治區各級文藝團體輸送了3700多名文藝骨干,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作出積極貢獻。
四是樹立了一個服務人民的光輝典范。長期以來,烏蘭牧騎扎根農村牧區,深入基層一線,跋山涉水、風雨無阻,足跡踏遍了全區農村牧區的山山水水,累計為農牧民和各族群眾演出服務36萬多場次,觀眾總數達2.6億人次,源源不斷地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把健康豐富的精神食糧送到廣大群眾心中。在送歌獻舞的同時,烏蘭牧騎隊員們還積極輔導基層文化隊伍,宣傳科學文化知識,與廣大農牧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建立起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成為我們黨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的一個光輝典范。
烏蘭牧騎60年的發展歷程啟示我們,只有始終堅定忠于黨、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信念,事業才能經久不衰;只有始終保持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甘于奉獻的作風,事業才能永續發展;只有始終堅持弘揚傳統、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品質,事業才能煥發活力。烏蘭牧騎60年的寶貴經驗啟示我們,在新時代,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望相助、團結奮斗,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實際行動詮釋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衷心擁護和無限愛戴,才能為烏蘭牧騎事業續寫新的篇章,讓烏蘭牧騎這面旗幟永遠在祖國北疆高高飄揚。
三、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與時俱進,不斷把烏蘭牧騎事業發展推向前進endprint
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學習得越是深入,對烏蘭牧騎發展歷程研究得越是深入,就越能深刻領悟到習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道理。烏蘭牧騎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習總書記勉勵大家的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也正是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始終堅守了這個初心、擔當了這個使命,烏蘭牧騎事業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面向新時代,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烏蘭牧騎隊員要共同努力,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讓烏蘭牧騎更好地發展進步,讓這面旗幟更加熠熠生輝。
第一,要把牢政治方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廣大烏蘭牧騎隊員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部署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繁榮文藝事業、加強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始終保持對黨和人民的那份深情,始終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永葆“紅色文藝輕騎兵”的鮮明本色。
第二,要扎根生活沃土。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烏蘭牧騎事業的發展,既充分印證了這一點,也需要始終堅持這一點。要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不斷推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獻給人民,更好地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傳遞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傳遞精氣神。要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把握時代脈搏、滿足人民需要,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不斷推出內容充實、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優秀作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廣大烏蘭牧騎隊員要進一步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問題,要對人民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不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誠心誠意做人民的小學生。
第三,要勇于探索創新。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特別是文藝傳播渠道和方式的深刻變革,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烏蘭牧騎只有與時俱進、勇于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節拍、滿足人民的需要。要積極推動烏蘭牧騎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的觀念、方式、方法、手段創新,鼓勵內容、體裁、題材、形式創新,通過創新形成不斷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動局面。要注重從火熱的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原生態民間藝術中傳承借鑒,注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演藝水平和服務能力,不斷拓寬傳承創新之路,增強烏蘭牧騎事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傳播力。要不斷深化對外合作交流,堅持“走下去”與“走出去”相結合,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優秀文藝團體的好經驗、好做法和新業態、新模式,在取長補短中進一步完善發展思路、積累發展經驗、創新發展模式、提升發展水平,更好地傳播中國聲音、講好內蒙古故事、展現烏蘭牧騎風采。
第四,要抓好隊伍建設。讓烏蘭牧騎這份崇高事業薪火相傳、越辦越好,必須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做到梯隊建設“不斷檔”、新人新秀“出得來”、優秀人才“留得下”。這方面,目前我們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存在許多短板和弱項,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體制逐步有序加以解決。要充分發揮老藝術家、老隊員的傳幫帶作用,重視培養選好烏蘭牧騎隊長,加強編導作曲人才、年輕尖子演員、一專多能演員的培養和使用,努力造就一批德藝雙馨的名家大師,努力培育更多高水平的創作和演出人才。要創新培養方式,選拔優秀演員到區內外高校深造,強化與區內職業院校合作,把烏蘭牧騎作為文藝院校畢業生實訓基地,不斷為烏蘭牧騎輸送專業人才、注入新鮮血液,同時要多渠道引進和培養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使烏蘭牧騎成為更多文藝人才追求和向往的事業。廣大烏蘭牧騎隊員要志存高遠,保持“衣帶漸寬終不悔”的恒心,堅守藝術理想,加強思想積累、知識儲備、文化修養、藝術訓練,堅持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自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以充沛的激情、優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創作生產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以高尚的職業操守、良好的社會形象、文質兼美的優秀作品贏得人民的喜愛和歡迎。
第五,要強化政策保障。烏蘭牧騎的成長與進步,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各級黨委、政府要從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高度,從建設民族文化強區的高度,切實把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牢發展方向,加強工作指導,解決實際問題,推動事業發展。要尊重和遵循文藝規律,認真研究制定促進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及配套政策措施,為烏蘭牧騎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本著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從各地實際出發,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提高烏蘭牧騎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對那些為烏蘭牧騎事業嘔心瀝血、奉獻青春的老隊員,要給予足夠的關心關愛。要不斷深化烏蘭牧騎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競爭激勵機制和隊伍更新機制,防止出現隊伍臃腫、“蓋高樓大廈”、脫離群眾的現象,始終保持烏蘭牧騎的發展活力。
烏蘭牧騎既是一個耀眼的文藝品牌,也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60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以其艱苦創業的豪邁、送歌獻舞的激情、奮發進取的拼搏、無私奉獻的熱忱,創造了自治區乃至全國文藝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創造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深入挖掘烏蘭牧騎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在各行各業中大力弘揚烏蘭牧騎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吃苦耐勞、甘于奉獻、團結拼搏、勇于創新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兢兢業業、扎扎實實地干好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干好每一件事,萬眾一心朝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內蒙古新征程的目標奮勇前進。
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牢記習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和殷殷囑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望相助、團結奮斗,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