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產業概況】2017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360.3億元,比上年增長6.1%。其中,節能裝備產品4564.5億元,環保裝備產品1847.3億元,資源循環利用1328.7億元,節能環保服務519.8億元,其他100億元。環保裝備產品制造、資源循環利用和節能環保服務分別比上年增長10%以上。受益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環保督察、“水十條”“氣十條”“土十條”的深入推進,環保裝備產品制造領域增幅最快,達14.3%。無錫、蘇州、鹽城、南京4市產業規模超千億元,占全省62.5%。徐州和淮安增速超20%。全年完成產業投資716.2億元,同比增長5.3%。一批重大節能環保裝備產品實現產業化規模化生產。
【節能環保產業創新能力】圍繞高效清潔燃燒、高效能源、半導體照明、建筑節能、煙氣脫硫脫硝除塵協同處理、揮發性有機物、污泥耦合處理等領域,加強技術研發,攻克一批關鍵技術。截至2017年底,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累計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95家(國家級11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6家。節能環保高新技術企業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的比重超過10%。產業發明專利申請14465件,授權2546件,均比前一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節能環保園區集群發展】宜興、鹽城已發展成為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宜興形成以環科園為主的研發區、高塍環保產業園為主體的裝備制造區、環保城為主體的交易物流區,已基本滿足水處理領域一站式采購需求,全市主營業務收入超500億元。環科園作為國內唯一以環保產業特色命名的國家級高新區,是全國環保裝備制造業最密集的生產區,也是最重要的環保配件交易集散地;國內首家專業環保電商“宜正環保電商”已上線2000多種產品,涵蓋水處理領域80%產品,已為2500多家單位提供服務;環保城推出首家團購平臺 “環保城·團購寶”,服務于環保行業中小采購商。鹽城形成環保科技城、建湖節能電光源產業園、阜寧環保濾料產業園“一城二園”發展格局,全市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環保科技城重點監測的骨干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2.5%,2017年園區成功創建國家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建湖節能電光源產業由傳統的節能燈產品向半導體照明產品轉型,行業整體處于增長期,全年重點監測的骨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較2015年最低谷時增長22個百分點;阜寧環保濾料產業鏈條逐步從基礎濾布向前道高性能纖維材料、基布生產及后道的環保裝備設計、研發、生產發展,產業層次不斷提升,產業出現快速增長勢頭,全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0.4%。
【節能環保骨干企業發展】隨著PPP、特許經營、委托運營,第三方運營等模式推廣,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節能環保設施建設運營。節能環保上市公司通過技術和先發優勢撬動大體量訂單實現內生成長,由上游設備銷售商向中下游延伸,組建從工程設計、產品成套、建設安裝、運行維護全產業鏈總包實體公司。下游企業立足本業,外延內生橫向拓展業務。50多家企業在主板上市的龍頭企業通過上市融資途徑進行資產重組和結構優化,增強企業市場開拓能力,特別是依托“一帶一路”建設,拓展一體化水處理裝備、高效電機、除塵脫硫脫銷等先進節能環保裝備的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