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鹽城三次產業比重為11∶44.4∶44.6,產業結構從“二三一”轉變為“三二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9%,占工業產值比重提升1.5個百分點,新能源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列全省第一。汽車產業規模達1600億元,與百度合作打造國內合資品牌首款智能網聯車,自主品牌純電動車華騏300E上市。設施農(漁)業新增面積、“三品一標”農(漁)產品總數全省第一。重大項目支撐有力。總投資超百億元的中國電子鹽城信息港項目、總投資超百億美元的金光循環經濟高科技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東山精密電子、遠海科技等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05%,凈增高新技術企業81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9%,發明專利申請、授權及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幅均列全省第一。
【鹽城基礎設施建設】全年鹽城港口貨物吞吐量9500萬噸,增長13%,濱海港區獲批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大豐港區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營。鹽通高鐵開工建設,鹽徐高鐵路基橋梁施工基本完成,鹽連快鐵鹽城段主線基本貫通,南洋機場T2航站樓主體完工,通航點達30個。南海未來城組團核心區啟動建設,大洋灣、先鋒島、斗龍港生態組團快速推進,內環高架快速路網三期工程開工建設。國家智慧城市試點通過驗收。縣城及重點鎮規劃建設水平提高、承載能力增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2.6%。
【鹽城沿海開放開發】年內,鹽城臨港支柱產業加快發展,響水德龍鎳業銷售突破300億元,濱海國電投協鑫2×100萬kW火電機組并網發電,射陽遠景能源等重大項目投產達效。沿海5個港城完成投資48億元,東臺弶港漁美人商業街、射陽韓風國際城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中韓(鹽城)產業園獲國務院批準,引進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27個,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新批境外投資項目17個,外貿出口額增長24.7%,增幅全省第一。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規劃獲批并全面建設,17個南北共建園區全年累計招引入園項目67個,增長11.7%。
【鹽城生態文明建設】鹽城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幅全省第二,濱海、響水通過省級生態縣驗收,阜寧、大豐、東臺經濟開發區通過省級生態工業園區考核。新造成片林8266.67公頃,改造提升10600公頃,新增城鎮綠化3650公頃,全市林木覆蓋率達26.6%,造林總量全省第一。建湖、阜寧創成國家園林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289天,全省最高,連續三年被評為大氣污染防治優秀城市。品牌效應逐步顯現。獲全省首批綠色建筑示范市,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珍禽和麋鹿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預備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