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2017年,省級例行監測結果顯示,全省地產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達98.8%,畜禽產品違禁物及藥物殘留總體合格率達99.7%。農產品質量安全穩定保持在較高合格水平,全年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對13個設區市和67個涉農縣(市、區)的各類農產品生產基地定期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共抽檢樣品1.6萬個,檢測參數覆蓋58種蔬菜農藥殘留和23種獸藥殘留及違禁物,下發例行監測結果通報4期,預警信息15期。在“五一” “十一”、元旦等重點時段對“三品”等重點產品開展專項監督抽查,全年共抽檢樣品2500批次。江陰市等9個縣(市、區)、常州市分別被農業部認定為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安全市創建試點單位。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繼續在基層推行“三定一考核”網格化監管模式,各級監(協)管人員達2.2萬人。截至年末,全省通過省農產品質檢機構考核并在有效期內的農產品質檢機構共有62家。對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升級,系統內有各級用戶3378家,全年錄入檢測信息82.5萬條。省農委、省財政廳在全省開展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績效評價,全年圍繞工作保障、重點工作、質量安全水平等三個方面對13個設區市和67個涉農縣(市、區)進行綜合評價,評出第一等次33個,第二等次40個,第三等次7個,下達績效評價獎補資金6120萬元。
【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針對農藥獸藥殘留、非法添加、濫用抗生素、生豬私屠濫宰等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農業部統一部署,在全省范圍組織開展禁限用農藥、“瘦肉精”、生鮮乳、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掃雷行動”、農資打假等6個專項整治活動。2017年,全省農業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33.6萬人次,檢查各類生產經營主體17.4萬家次,查出問題1658起,搗毀黑窩點61個,立案查處案件1193件,涉案金額1141.8萬元,移送司法機關11起。
(高華梅)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強化轉基因生物屬地管理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嚴格落實研究試驗單位、種子企業、進口企業、加工企業主體責任。加強轉基因成分抽樣檢測,對申請參加區域試驗以及市場上銷售的水稻、玉米、小麥品種共抽取730個樣品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利用轉基因成分快速檢測試紙條對在田作物進行快速檢測,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未發現轉基因成分。加強轉基因科普宣傳培訓,舉辦省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管專題培訓班。
(蔣小忠)
【“三品一標”質量監管】2017年,全省“三品一標”有效數達18008個,其中無公害農產品15834個,綠色食品2020個,有機食品105個,農產品地理標志49個。種植業“三品”產量占食用農產品產量的比重達40.6%。建設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43個,覆蓋36個縣(市、區)。寶應縣射陽湖荷藕產業示范園被批準為首批全國綠色食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省農墾集團、昆山市稻麥基地批準創建。
(杭祥榮)
【農資打假】全年全省農業系統出動執法人員9.1萬人次,檢查企業5.52萬個次,整頓市場4137個次,受理舉報案件194件,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875起,其中4起案值5萬元以上,查獲違法農資83.44萬kg,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488萬元。
【放心農資下鄉進村】3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放心農資進鄉村、質量興農保安全”為主題,組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顒悠陂g,各級農業部門出動執法及科技人員6547人次,印發宣傳資料54.1萬份,舉辦現場咨詢252場,接待咨詢群眾19.2萬人次。
(石秀秀)
【畜禽屠宰管理】全面完成生豬屠宰行業清理整頓,在全國率先關閉全部不合格生豬屠宰場點,生豬定點屠宰企業數量從989家壓減到133家,淘汰落后生豬屠宰產能近2000萬頭。開展生豬屠宰監管“掃雷行動”、嚴厲打擊危害肉品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百日行動”。2017年共出動生豬屠宰監管執法人員24123人次,屠宰環節“瘦肉精”抽檢75.25萬份,立案查處生豬屠宰違法案件51件,移送公安機關7件,搗毀私屠濫宰窩點43個。
(華緒川)
【“瘦肉精”監管】組織實施農業部屠宰環節“瘦肉精”監測項目,全年共采集327795份尿樣,其中303497份豬尿、19268份牛尿、5030份羊尿,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監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合格率100%。
(仇興光)
【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7年生鮮乳違禁物質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農辦牧〔2017〕17號)要求,開展全省生鮮乳違禁物質專項整治行動。完成部、省級下達的奶站、奶罐車及養殖場各類生鮮乳質量監測任務700批,協助農業部對江蘇開展生鮮乳異地抽檢100批,合格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