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保健食品“不見面”備案】為落實保健食品備案管理制度,減少辦理環節,減少重復審查內容,縮短辦理時限,加快企業產品上市進程,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制定《關于開展保健食品備案工作的通告》和辦事指南,做好相關制度設計。8月,全省啟動保健食品備案工作。強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申請人通過保健食品備案系統填報提交備案信息,系統自動審核、自動短信提醒、自動生成備案號及備案憑證,申請人自行打印,保健食品備案實現“網上報、網上備、不見面”,變“申請人跑腿”為“數據跑路”。
【化妝品生產許可】2017年,進一步簡政放權,將除新開辦企業的化妝品生產許可職能全部委托設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實施。加強業務對接,明確承接機構和負責人員,確保化妝品生產許可委托事項接得住、管得好。截至年末,全省共完成新開辦化妝品企業生產許可26家,各市辦理化妝品生產許可延續、變更等事項91件。
【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管理】做好備案質量互查工作,對省內企業備案的問題產品進行核查處置,監督整改落實。組織企業自查清理,對不屬于化妝品備案范圍產品予以注銷。開展異地交叉檢查。截至年末,全省共完成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審核確認34569個(其中當年完成備案品種14681件),完成備案后產品合規性檢查33272個,檢查面達94.1%。完成特殊用途化妝品衛生條件審核400件。揚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發放備案相關行政建議書27份,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指導企業對使用比較普遍的防腐劑、防曬劑、著色劑等限用物質實行“四專三審核”管理制度。
【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建立健全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和隊伍,13個設區市均有專門機構及人員負責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業務,部分縣(區)建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隊伍。進一步拓展監測哨點,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遴選12家三甲醫院為首批省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基地,各市遴選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364家,省、市監測機構和監測哨點的三級監測體系初步形成。全年全省共報告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數5935份,每百萬人口報告數達75.4份,報告總量由上年位居全國各省市的第14位上升至第五位,每百萬人口報告數由上年的第25位上升至第十位。
【美容美發場所化妝品專項整治】在全省范圍部署開展為期四個月的專項整治,全省共檢查美容美發經營單位7555 家,存在索證索票和臺賬管理不到位的化妝品經營單位2385家,占31.6%。發現問題化妝品2641盒,查扣查封涉嫌違法化妝品數量1622盒。行政處罰案件78件,處罰金額34萬元。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對6家美容美發場所開展飛行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當場責令整改。
【化妝品市場安全治理示范創建試點】選擇連云港、無錫兩市開展化妝品市場安全治理示范街區建設試點工作,通過主流商業街區化妝品企業示范引導,逐步向周邊輻射延伸,增強化妝品行業自律水平。連云港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借多方合力,求多頭效應”,已創建規范經營街6條、集中經營區10個、規范經營單位201家。無錫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啟動化妝品質量安全規范街區建設工作,每區選擇一條街進行全面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