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工作】2017年,江蘇省各級政府部門和兵役機關堅持以習主席關于兵役工作一系列指示為指導,著眼助力改革強軍和軍隊現代化建設需要,緊緊圍繞兵員質量核心,用好“五率”量化考評抓手,加強組織領導,科學統籌規劃,狠抓關鍵舉措,注重過程管控,推進征兵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兵員質量進一步提升。全省征兵工作順利完成,大學生士兵征集比例走在全國前列。8月,軍委國防動員部領導到江蘇省軍區檢查調研《兵役法》修改工作,充分肯定江蘇省征兵工作。
(張 欣)
【軍民融合發展】2017年,江蘇軍地各級堅持以習主席軍民融合發展重大戰略思想為引領,落實中央《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十三五”規劃》,堅持把國防動員領域軍民融合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凝聚軍地合力,聚焦重點領域,創新發展模式,提升融合水平,各項建設呈現穩步發展、整體推進勢頭。9月底,江蘇召開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強調要在統、融、新、深字的細化實化上下功夫,在觀念融合上發揮宣傳作用、在需求對接上發揮牽頭作用、在規劃納入上發揮協調作用、在政策機制上發揮推動作用、在應急服務上發揮保障作用、在工作落實上發揮督導作用,加快構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格局。
年內,編制《江蘇省軍民融合企業和主要產品目錄》,培育打造航空航天、新材料、船舶與海洋工程、特種汽車及其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一批軍民結合主導產業。全省800多家企業取得資格認證,位居全國第一,建成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軍轉民”格局加速形成,一批軍工科研院所和大型軍工企業逐年提高民用產品比重。依托蘇南地區產業集聚優勢,聚力打造“南京品牌、鎮江模式、揚州經驗、蘇州構想”等融合品牌。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制定《關于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統籌部署全省軍民融合工作。依托南京理工大學建設省軍民融合發展研究院,南京市、鎮江市、蘇州市、無錫市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并開展省級示范區創建工作,省財政廳每年安排專項引導資金支持軍民融合發展。依托大型和高新技術企業骨干,組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動員中心,成立首個國家級動員中心協同創新聯盟,認定700多家軍民通用物資采購單位,構建多元化物資儲備和采購體系。
【后備力量建設】按照“編為用、建為戰”要求,適應軍事變革新趨勢,推動后備力量建設轉型。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兵工作的意見》,編好反恐維穩、搶險救災等應急救援力量,編強防空防衛、海上民兵等參戰支前力量,編精網絡攻防、頻譜管控等新型保障力量,壓減全省基干民兵規模。組織民兵防空兵實彈戰術考核,舉辦縣屬應急連干部骨干實戰化課目比武競賽,進行預編兵員返崗訓練,實踐探索后備力量實戰化訓練方法。制定《江蘇省專職人民武裝干部資格認證實施辦法》,率先建立專武干部崗位資格認證制度。
(馬 騰)
【新任職基層專武部長集訓】10~12月,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軍區動員局和政治工作局聯合組織全省新任職基層專武部長,圍繞新形勢下人民武裝工作的新情況新特點新要求,進行集訓暨資格認證,筑牢新任職專武部長履職盡責、務軍興武素質基礎,提升遂行任務的能力水平。
(廖錦標)
【大學生軍訓】2017年,省軍區組織駐蘇部隊完成全省144所普通高校、43萬余名大一新生軍事技能訓練工作。參加全國第四屆學生軍事訓練營活動,江蘇代表隊獲單項一等獎5個和團體總分第一名。
(劉青松)
【“新婚夫婦向革命烈士獻花”活動】9月30日,江蘇省軍地聯合組織新婚夫婦在南京市雨花臺舉行向革命烈士獻花儀式。全省各地共有936對新婚夫婦到13個烈士陵園,向革命烈士獻花,表達感恩之心,展示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