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場管理概況】加強農村演出市場監管,開展演出市場法制宣傳教育,落實安全責任,大棚演出、紅白喜事脫衣舞表演等活動得到有效控制。整頓營業性演出票務市場經營秩序,通過提前研判、實時跟蹤演出票務情況、與公安機關密切合作等手段,遏制和打擊哄抬票價、假票、黃牛票等行為。全年全省共查處各類演出案件21件。組織開展無證歌舞娛樂場所聯合整治,淮安市金湖縣取締無證照歌舞娛樂場所34家,關停整改13家。完成文化部互聯網上網服務場所視頻監控對接試點工作。省文化廳與省公安廳實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軟件與安全技術軟件實名認證數據對接以及視頻監控共享共用。完成“智慧網文”技術監管軟件升級工作,實現技術監管軟件平臺數據與文化部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數據對接。連云港市作為文化部確定的移動執法試點城市,開展“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移動執法系統”推廣應用工作。組織各地綜合執法機構、關工委及行業志愿巡查小組等單位人員,對近400家互聯網文化單位、1000多個網站進行集中巡查,發現涉嫌違規經營單位71家、網站91個,移交當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查處。全年全省通過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監管軟件平臺攔截違法信息6100多萬次,屏蔽非法網站7911個、非法游戲66個,查處各類網絡文化案件57起,其中2件被評為全國文化市場重大案件、2件被評為江浙滬皖文化市場十大優秀執法案件。行政權力事項網上辦理“應上盡上”率達100%。升級改造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省本級文化行政審批業務系統,做到“一次認證、全網通行”,實現不見面、網上批、快遞送。省文化廳“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占比達87.8%,在省級部門中率先實現部、省平臺信息共享共用,獲2017年度江蘇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成果獎。
【文化市場綜合執法】2017年,連云港、鎮江、泰州、高郵等地開展“先行一步”改革,全年12個設區市基本完成“同城一支隊伍”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縣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穩妥有序推進,文化部向江蘇省文化廳、連云港市、鎮江市、常州市、泰州市頒發執法改革獎金。12月,文化部在南京召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現場會。省文化廳“改革創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監管模式”項目獲2015~2017年度江蘇省政府法制創新獎,在23項獲獎項目中排名第一。全年全省共辦結案件4452件,人均辦結案件數5.85件,居全國首位。全省入選全國文化市場十大案件1件、重大案件5件,獲獎總數位居全國第一。全省9人入選全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培訓師資庫。
【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對口交流協作】江蘇省文化廳牽頭建立江浙滬皖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區域合作機制,召開聯席會議,起草并簽署《江浙滬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合作協議》;牽頭建立江浙滬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師資庫和江浙滬皖綜合執法培訓基地,開展江浙滬皖交叉執法檢查。聯合開展江浙滬皖十大優秀執法案件和重大案件評選,全省3件執法案件被評為十大優秀執法案件,3件被評為重大案件,獲獎數量位居三省一市之首。省文化廳印發《關于做好2017~2020年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對口交流協作工作的意見》,推動各設區市與共建單位積極開展中西部對口交流協作。全年全省共支援對口交流協作單位執法設備費11.6萬元,支持對方培訓經費36萬元,派遣授課師資34人次,安排調研、學習和培訓人數達1386人次。
(王衛東)
【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管理】落實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版權)管理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管好導向、管好作品、管好質量、管好市場。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大“掃黃打非”工作力度,全年收繳違法出版物40.37萬件,查辦“掃黃打非”案件376起,13起案件列為全國“掃黃打非”掛牌督辦案件。全省建立1324個鄉鎮(街道)、2.04萬個村(社區)“掃黃打非”機構,基層監管網格體系初步建成。加強版權執法,3起案件入選2016年度全國版權執法十大案件,居各省區市第一。全年刪除有害信息60余萬條,關閉網站490家;約談違規播出機構和有線傳輸機構3家,查處違規接收境外衛星電視節目單位38家、非法銷售窩點182家,收繳、拆除“小耳朵”742套、2453套。加強安全播出管理,組織安全播出大檢查和集中培訓,提高安全播出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