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能全靠國有企業,一定要有相當大的民營企業,中國現在的任務是培養大量的、新的民營企業。如何保護民營企業家們?主要是政府對所有企業在法律上一視同仁。
首先,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夠發展,不能全靠國有企業,一定有相當大的私營企業,中國現在的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大量的、新的民營企業。為什么說培養新的呢?因為他們能夠跟上現代的潮流。
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速度快主要由三個原因造成,或者說中國的企業家主要是有三類:
第一,中國第一批民營企業是硬拼出來的。很多民營企業是從地方的小企業發展起來的,這些企業家原來對經濟學、管理學不是太懂,但是他們通過硬拼一步步發展起來。
第二,一些人在國外留學,接觸到新的經濟學、管理學,隨后在中國成立企業。但是他們中的有一部分長期待在國外,對中國的國情不是太了解,所以在中國創立企業后又撤退到香港或國外了。
第三,最有希望的,而且是能夠起作用的就是大學生、研究生,甚至是長期在科研機關工作的人。
那么民營企業的問題在哪里呢?民營企業要怎么才能起作用?
問題在產權保護,這么多年以來產權保護沒有得到重視,最近才反復提到,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產權界定、產權清晰。如何保護民營企業家們?包括新投的、國外投的、國內自己投的企業,主要是政府對所有企業在法律上一視同仁。
我們過去經常講,民營企業自己靠自己,雖然靠自己也不錯,但是靠自己并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
首先,民營經濟應該是不違法經營的。在這里要注意區分不違法經營和合法經營,這兩個概念不同。不違法經營主要講,如果我違法了,被檢舉,檢舉一定要收集證據、要有根據,過去我們不講根據。而合法經營是符合相關的法律要求。現在法律保護合法經營。民營經濟首先一條自己保持合法。
第二,民營企業要真正起作用,一定要實行嚴格的法人治理結構。就是說民營企業在發展中必須有一套以股東會、董事會為主體的法人治理結構。另外,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進步,因為經濟在不斷變化,企業一定要懂現代科學技術。要不斷學習,可以重點學最后,培養大量的民營企業也并不意味著漫無目的,大水漫灌。隨著我國的產業升級,我們需要逐漸上移行業所處產業鏈的位置,對高科技企業、互聯網企業等等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給予更多的支持,鼓勵企業創新,增加行業附加值。
第三,我們經常講民營企業需要的是讓企業繼續發展。當下,有人說小的民營企業沒事,大一點民營企業要進行股份制改革,股份制好處是可以明確產權關系,使企業能進一步發展。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都是創業。移民社會一個重要的問題,怎么樣把精神傳遞下去?我們把這個問題講清楚以后,那大家就可以知道,民營企業家也應該是這樣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吸收新人、不斷地容納原來的同事,中國民營企業大有可為。
新的民營企業能跟上時代的潮流。中國很多民營企業源自地方小企業,是硬拼出來的;此外,民營企業里有不少大學生、研究生,這是民營企業能夠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民營企業要進一步發揮作用,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加強產權保護,在法律上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產權界定、產權清晰”,對民營企業而言是最重要的。其次,要實行嚴格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經營管理質量。此外,還要解決人才問題,做好人才選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