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地球出現了一個新局面:有三個性格剛強的國家領導人一起存在:俄羅斯的普京、中國的習近平、美國的特朗普。我戲稱世界將會出現的是新三國演義。
特朗普總統是一個了不起的商人,他的言論含意目的,是要用做生意的手法來處理國際經濟。這是不對的。做生意在市場競爭,圖利要把對手殺下馬來。但國際貿易呢?要賺對方的錢你要讓對方賺你的錢。特朗普說要抽中國貨百分之四十五的進口稅,但其實這是抽美國消費(愛基,凈值,資訊)者的稅。美國會因而有通脹嗎?甚微,因為越南、印度及無數其他落后國家的勞力工資遠比中國低,美國的消費者會轉向質量較低但更為廉價的產品。
美國如果全面大幅提升廉價物品的進口稅,充其量只能讓本土的一小撮現存的出產商人獲利,不會鼓勵新廠的設立。這是因為增加了的進口稅隨時可能撤銷,一個投資者會選擇比較穩定的項目才下注。要是美國真的大抽中國貨的進口稅,中國應該以牙還牙地也大抽美國貨的進口稅嗎?不應該,因為這對中國的消費者與投資者半點好處也沒有。我是主張中國撤銷進口關稅的。在報章上讀到習主席的言論,他的主張也是大放外貿。他是主導一帶一路這個構思的人,當然知道開放外貿是這構思的一個需要條件。
特朗普主張杜絕墨西哥人的非法進入。但美國的農業主要是雇用著這些非法進入的墨西哥人。選擇性地讓一些墨西哥人作為農工有所需要,但美國的最低工資要怎樣處理呢?目前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買家,提升美國農工的工資中國會轉到其他地區購買。地球逐步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特朗普總統卻要逆流而上。但他是聰明人,可能改變主意。
大略而言,美國是以軍事利益的協助來換取他國的友情,而中國則是用經濟利益的協助來換取他國的友情。
以軍事利益與經濟利益換取國際友情是有著很不相同的局限,期待的回報很不一樣,而二者的持久穩定性也不同。輸送軍事利益換取友情遠為容易,因為只要打通一小撮執政者的關系。但不穩定,因為這一小撮執政者可能被迫下馬或被投票者替換。最近菲律賓的發展就是例子。輸送經濟利益換取友情是遠為困難的事,因為不是只派錢出去,要有投資的回報,而這樣的邦交要有民眾的支持。辦得成功,經濟利益協助的穩定性可以持續,換了國家的頭頭還會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