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劍鋒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 130000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300000)
錨巖支護體理論認為錨桿能加固巷道的圍巖,形成一個組合體,即錨巖支護體,它不僅具有自承能力,而且能承受因巷道開挖或采礦影響而產生的礦山壓力。它是通過理論和實踐證明,提高預緊力螺栓有利于錨巖巷道支護的形成,并提高其強度,以產生更大的承載能力。錨定支架,在每個桿段和托盤粘合劑之間形成一個雙錐。錐的張開角與巖層的摩擦角有關,與它穿過的裂隙層理有關。在錨巖支護體中,由錨桿所造成的應力沿粘著段和沿托盤的邊緣最大,在錐體的底部應力的強度最小。
錨桿可以提高錨固體力學參數,提高峰值強度和殘余強度后巖石的強度特別是錨固強度得到加強,形成一個共同的承載結構,充分利用圍巖的承載能力,與錨桿支護強度T改進和加強,在一定程度上的錨固強度,能保持周圍巖體的穩定性。現有錨桿錨索支撐體系可應用于淺部。
(1)發展錨桿支護技術的要點是足夠的錨桿支護強度和初錨力,適當加大錨桿長度,及時錨固,特別應加強幫、角的控制。
支護強度:改善材質。發展合格的高強、超高強錨桿;加大錨桿直徑。
初錨力:在現有風動條件下,改善結構,完善施工工藝,實現15~20kN。
錨桿長度:加長后控制大塑性區和破碎區。
及時錨固:除注意頂板外,還應注意兩幫。
(2)發展高(超高)強度錨桿的理論依據
目前,學者們更多地認識到在深部大流變圍巖巷道支護中,支護結構與圍巖共同承載的匹配與偶合作用的重要性。錨桿、錨索及剛性金屬支架等支護材料與巷道圍巖相比,從材料剛度、強度、變形特性、結構特性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異,因此要實現支護材料與圍巖在剛度匹配、強度匹配、變形匹配、結構匹配并非容易,因此在深井高地應力煤巷的支護中,如果出現剛度、強度、結構變形中某一方面的不匹配與不偶合,就不可避免會出現支護結構的強度失穩、變形失穩和結構失穩等。
在不支護頂板的情況下,后拱是自然平衡的拱,因此拱隧道具有更均勻的受力和最大的承載能力。圓弧段是讓煤層頂部最容易落下或彎曲的部分人工放出的巖石,使巷道具有較好的承載效果。
上順槽:當挖掘,我們需要巷道支護為煤體,所以巷道斷面設計為切向拱截面,底部和上部兩側全煤,和屋頂的頂部放500mm。
下順槽:回采時,巷道上部為煤體,下部不需要。因此,巷道斷面設計為兩肩高的圓弧拱段,下部為整個巖層或下部煤層的一小部分,上部為整體煤。
(1)高預應力錨桿支護要求
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地應力的增大,圍巖松動圈也增大,巷道支護中的錨桿規格也應加長,發展成預應力高強錨桿。錨桿主要是改善圍巖應力狀態,它是由二維應力狀態變為三向應力狀態,限制膨脹變形,提高自身實力,從而提高加固圍巖的自承載能力,嚴格的說是一種錨桿加固的方法。
(2)支護參數確定的原則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盡可能減少維修期間的數量或僅在道路維修期間進行局部維護。支護參數和支護材料規格適應性強,施工可行。由于地下巷道圍巖條件的巨大變化,考慮支護的合理性,可以考慮多種支護參數和支護材料規范,但這不利于巷道的施工和管理。因此,盡可能使用統一的支持材料和材料規范。在滿足前兩項原則的前提下,經濟是合理的。
(3)支護方案
錨桿支護初始設計采用有限差分數值計算的程序設計flac3.3。巷道采用高預緊錨索和錨索聯合支護體系。
螺栓的形式和規格:桿體選用25#左旋無縱筋錨桿,長度為2.4m,桿的尾部是M27,和軋制過程中形成。極限破壞力400kN、屈服極限和294kN,伸長率為17%。擰緊扭矩可達800N。利用空氣觸發緊固螺母。
錨固方法:樹脂加長錨固兩錨地,一是k2835,另z2860,鉆頭的直徑為32mm,和錨固長度1440mm。
帶鋼規格:采用W鋼帶保護前,帶鋼規格:厚度5mm,寬280mm,長度380萬美元,3.5m1.8。
連接配件:高強度螺栓和螺母M27×3,高強度尼龍墊圈托盤,托盤采用拱型高強度的托盤,和承載能力不小于40t。
網孔規格:使用金屬的經度和緯網保護上,網格尺寸為4.5×0.9m,3.6×1.9×0.9m0.9m,網格為 50×50mm,和材料 10# 線。
錨桿布置:錨桿排距0.8m,每排12個螺栓,錨桿間距900mm1100mm的錨桿間距、錨桿間距800mm。
(4)高預緊力錨桿支護特點
螺栓的預緊力高預緊力,增加主動錨結合的圍巖,以控制圍巖的變形,全螺紋鋼錨桿預緊力比較低,可以降低支護密度;高預應力錨桿不易松動,爆破振動的影響比其他類型小螺栓的影響,如全螺紋鋼錨桿松動迎頭10m范圍內更為嚴重;左掛體高預緊力螺栓螺紋和螺栓就掛線,目前已安裝的正確懸掛緊固螺母的工具,左右懸掛線安裝有攪拌錨固劑,可以提高E錨固段錨定效應的致密性好;高預應力錨桿機械安裝,可靠性高的安裝,避免隨機性的人工操作,確保安裝質量和全螺紋鋼錨桿采用人工緊固扳手,任意難以保證足夠的預緊力。
[1]馬振乾.厚層軟弱頂板巷道災變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6.
[2]張永政.錨固結構面剪切破壞聲發射特性及錨固機理宏細觀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