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花
(青海通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寧市 810000)
營改增的全稱為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也就國家打算在“十二五”期間,將營業稅這一稅種基本取消,本來在營業稅征收范圍的行業,全都轉為增值稅。我們都知道稅務局分為國家稅務局和地方稅務局兩種,國稅局主要征收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地稅局主要征收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因此,營業稅取消后,地稅局也可能會被取消,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原營業稅的行業,主要包括建筑、房產、金融、餐飲、交通等,簡單地說就是“衣食住行”,而傳統行業比如制造業等一直是增值稅范疇。
先說一下大背景,征收增值稅的國稅局,也就是為國家征稅,先交給中央然后再分配給地方;地稅局,顧名思義就是為地方征稅,先交給地方再交給中央。因此營業稅改增值稅,一個大背景是中央要把稅權上收,是一種加強集權的舉措。
營改增最開始是2012年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地開始試點的,后來推廣到全國。最早納入營改增的是交通運輸業、有形動產租賃業和現代服務業(比如軟件開發等),后來又納入了郵政業、物流業等。到了2014年,剩下還沒有納入營改增的只有餐飲、房地產、金融、建筑等硬骨頭了。而營改增工程要在十二五期間完成,也就是2017年就要完成,現在是2015年了,時間只有2年。原本我們接到消息說1月1號就要納入的,后來說是7月1日,現在說年底,但反正是快了。
增值稅和營業稅而不同的是,它是一種價外稅,具有抵扣效應。從理論上來講,增值稅能夠明顯改善現有企業的稅負負擔,促進企業經營活力的釋放。同時,改征增值稅也能夠使得稅務機關更加關注企業的真實盈利狀況,從而更加提升稅務管理的精細化水平。而營業稅向增值稅轉變也能延伸和完善企業的增值抵扣鏈條,在更大范圍降低企業的進項成本,提高企業創新和改進生產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營改增規避了過去兩稅制下的稅率洼地,能夠顯著促進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之間的稅務公平,對于完善市場機制、促進企業公平競爭具有重要意義。據國家稅務總局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2年1月1日實行營改增以來,截止2014年一季度為止,全國納入營改增試點的納稅人共298.14萬戶,累計實現減稅2203億元,營改增實施成效顯著。
由于建筑工程項目一般都工程量較大,且工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涉及到很多方面。而且建筑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的產品和服務都要從不同的供應商那里進行采購,一些產品和服務比如鋼材、沙土、租賃等都有不同的增值稅。而且有的時候,很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比如一些簡易的材料如沙石、土等,如果是當地農民手中購買的話,這樣無法出具相應的增值稅發票,而相關的勞務成本就無法進行計算抵扣。再加上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業都是先自己墊付一些資金進行分期施工什么的,但是因為目前金融業還沒有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就導致利息支出不能進行有效抵扣。這些由于抵扣鏈條的不完整導致的各種問題會使得營改增實行以后,很多的建筑施工企業將難以抵抗營改增所帶來的稅負變化。
實行營改增后,原來的工程概算、工程造價的計價基礎都發生了變化,在實施營改增之前,建筑施工單位的設備和材料等都不需要考慮進項抵扣這種問題,只需要按照工程要求和任務量對設備和材料的價格進行一個合理的計算就行。但是實行營改增之后,之前的工程概算、工程造價等的計價基礎就發生了一些變化,就出現了進項抵扣的問題,這就使得企業難以根據原來的定額標準來進行工程概算。
由于建筑施工企業大多資歷不足,財務管理經驗也不足,甚至有些根本是由包工頭所帶領的農民工轉型而來,就更加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導致企業內部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才。再加上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等問題,就容易導致實行營改增后,內部管理人員缺乏知識就無法對即將出現的問題進行預估,也無法對即將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可能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無法預計的麻煩。
營改增是近幾年國家宏觀財稅政策的重要部分,當前可以說是大勢所趨,而建筑行業相信不久后也會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內,而改革所帶來的各種變化肯定有好有壞,所以企業一定要有超前意識,特別是對于建筑行業這個競爭環境比較強烈的市場來說,企業面臨的境遇將會更加嚴峻。所以對于營改增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筑施工企業一定要提高警惕、樹立危機意識,及時關注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動態,準備好隨時迎接它的到來。
一般建筑施工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和工程項目分包是建筑施工企業兩個重要的進項稅來源,因此選擇合適的材料供應商和分包商、加強對其的管理,從進項稅的源頭嚴格加以控制,成為建筑企業必須重視的問題。
營改增后,建筑企業要轉變對供應商和分包商的選擇觀念,不能再把價格低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而應綜合考量供應商分包商的各種條件,在保障質量、對比價格的前提下,優先選擇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供應商分包商,為增值稅的順利抵扣提供可靠保障。
另外,為了避免在很多人煙稀少的項目實施地區采取的就地取材而導致無法抵扣增值稅的問題,建筑企業可以就此問題向有關政府部門匯報反映,爭取政策支持,并與其他企業溝通協作,建立完善的行業規章制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杜絕此類問題的發生,真正將政府“營改增”的減稅目的落到實處,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
(1)提高產品差異化。建筑施工企業實現可以通過大量的固定資產投入,對基礎設備進行更新改造,用這些購置的機械化設備來代替人工,實現目標工程項目工業化,這樣工程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個半成品或構件,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產品的差異化。
(2)適當進行產業多元化發展。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不但繼續立足自己的優勢領域,而且要開拓產業鏈的其他部分,積極向附加值高的領域邁進。拓寬企業的經營范圍,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3)加大科學技術的投入,加快企業資產的更新,增強企業的經營實力。擴大技術含量高的業務比重,盡量規避勞務成本比重較大的業務。在“營改增”之后,購進固定資產還可以產生進項稅額進行抵扣,減少企業稅負。我國施工企業也可以利用這個重要的機會實現企業的設備和技術更新換代,降低人工成本,最終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要做好提前應對營改增所帶來的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的措施,施工企業應該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隊伍建設,并且定時對財務人員進行相關的機能知識培訓,提高財務人員對增值稅稅務的處理能力。而且,施工企業的門檻必須提高,對于財務管理人員的能力一定要嚴格把關,以此來優化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已經在企業里的相關財務人員自身也應該加強對相關稅法以及稅務處理的能力培訓,及時掌握營改增試點范圍的最新動態,從各個方面來完善建筑施工企業對營改增可能帶來的風險的防范能力。
總之,營改增必將是大勢所趨,建筑施工企業必須得做好思想準備和相關風險防范工作,不能掉以輕心,積極做好企業自身的改革創新,準備好時刻迎接營改增的到來。
[1]胡旭輪.基于營改增背景的建筑業納稅籌劃方案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
[2]陳雪蓮.論“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稅負的影響及納稅籌劃[J].科技經濟導刊,2017(02).
[3]謝俊杰.淺談“營改增”后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籌劃[J].財經界(學術版),2016(24).
[4]楊麗萍“.營改增”后建筑業稅負增加的原因分析及納稅籌劃[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01).
[5]翟海霞.營改增政策下進項稅的抵扣——以建筑施工企業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