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軍
(新疆伊犁州公安消防支隊防火處 新疆伊犁 835000)
常有新聞會報道某一建筑發生火災,并且我們周邊也不乏這樣的時間發生,火災的發生給人們財產帶來損失的同時對人們影響最大的是生命安全。建筑火災的發生與防火監督和消防設施有極大的關聯,那么這些問題就需要被解決。
一些防火監督人員其執法力度較弱、執法意識不強,許多監督人員還以傳統經驗進行執法,輕程序的情況仍然存在,但只注重實體是達不到監督效果的。除此之外影響較大的還有不良風氣,一些施工單位有這些的僥幸心理,建筑一般很少發生火災,因此在防火消防方面做的不好,而執法人員在利益與認清的驅使下,放松監督,使得執法力度減弱,沒有達到監督效果。留下隱患。現在的建筑中還會才用一些監督設備來進行監督工作,其更高效,并且減少了人工監督的弊端,要想使其發揮最大作用,也需做好相關工作。在消防設施的配置上,沒有按照建筑結構或是沒有按照建筑的需求配置相應數量以及不同類別的消防裝置,這樣就無法達到防火效果,影響了防火,一旦發生火災,消防系統不能及時報警,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小火勢,造成的損失無法估量。因此筆者文章將從這兩個方面分別分析。
防火監督主要分為兩個部分:①有關人員的監督;②現代監督系統,兩方面的監督工作都需要做好。
相關人員在對建筑防火進行監督時首先需要有嚴格的執法理念,并要深入認清防火的重要性,并要明確自己進行監督的價值。并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嚴格要求自己不受利益與人情的驅使,將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以此為前提進行消防監督工作。其次政府部門需要發揮自己的職能,制定嚴格的防火監督制度,讓監督人員有制度遵循,明確監督問題。同時政府部門還需對相關建筑單位進行教育,讓建筑單位對防火有一定意識,再結合監督人員的監督,使放火監督工作能更有效的開展。最后要對放火監督人員進行培訓,讓其了解監督的整個流程,避免監督人員仍然存留傳統思想,去除監督人員重實物輕程序的思想,將放火監督工作順利開展。
科技發展開發出了一些放火監督系統,使用這類系統有很多的益處,并且現在的許多建筑中都會建立防火監督系統。該系統主要是為了消除消防工作中各個單位消防設施未充分被利用的問題,實現消防工作以預防為主的設計原則。該系統主要以互聯網技術為核心,通過社會公共網的傳輸和地方的計入技術,搭建虛擬的119平臺。在消防管轄的轄區內都能夠實現對建設消防設施的遠程監控。該系統的總體構架為B/S+C/S,服務端為Web應用服務器,能夠獲得實時的火警以及故障信息。采集到的數據通過客戶端發送到服務器中。其主要內容包括:建筑內防火單位的信息、消火栓的信息、閥門信息、供水管線信息、消防隊信息、火災方案信息等。共同組建成城市建筑消防監督系統空間數據結構,確保城市消防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數據庫的建模中要從多種渠道獲取數據信息,在GIS系統中,能夠通過掃描地圖,導入航空相片或者其他格式的數字地圖等增加數據庫的數據信息,對消防重點單位的檔案資料進行統計。
消防設施的配置包括多個方面,火災發生時溫度、光感等方面都會發生變化,因此在配置消防設施時需要針對各個方面進行配置。
對其進行配置時,需要將其配置在安全出口處,并且還需將其設置在樓梯口處。在配置聲光報警器時,語言警示的選用需要按需選擇,并且要實現語音同步。在建筑中配置該報警器時,一般都會配置多個,在這一點上需要注意,他們具備同時開啟與停止功能。該配置上還需要一臺顯示器,其顯示器的設置上需要能在一個區域報警時,其它樓層也能顯示,這樣能達到更好的警示效果。其高度的設置標準應與地面相差1.3~1.5m之間。
在進行其配置時有相關規范,按照規范進行配置,如果建筑物超過100m,需要配置消防廣播,對其進行分級保護。
火災發生時,煙和溫度的變化很快能被感知到,因此該系統的配置很重要。配置這兩種探測器首先煙達到一定濃度和溫度達到一定標準時,其系統就會發揮作用。這種探測器要比氣敏電阻類有更佳的報警效果。
該指示器需要專門設置,并且保證每個噴頭或是報警閥進行分別控制,并且在建筑的任何一個樓層都進行配置。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可以迅速報告火情和火災部位。這是一些防火設施做不到的。
消火栓的配置是建筑中必須配置的,并且其配置要在顯現的地方,在購置消火栓時需要購置正規的消火栓。其還需安排在消防電梯前,并且水柱能夠達到的位置也是消防配置的重點。還需根據建筑高度以及水壓來進行相關的水槍充實水柱的配置。再者要配置一些減壓裝置,保證水的供應,這樣可以有效控制水槍操作,以此配置能保證儲存水的長時間供應。
消防是建筑中不可不關注的問題,在現在建筑中人員與設施的監督要同時進行,并且要保證每一項監督都能有效執行。其監督工作還需政府部門的協調,讓監督人員按規章去執行。其監督系統需按照建筑情況,將每個系統都設定進去,保證監督質量。在消防設施的配置上,要以國家的要求為主,并輔以較好的安裝技術,將消防設備進行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去保障建筑的安全,從而保證人民的安全。
[1]戴龍堯,劉秋龍.淺談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配置[J].消防界(電子版),2016(10).
[2]高睿.建筑防火監督及消防設施配置探討[J].消防界(電子版),2015(04).
[3]馬苑鵬.關于數字模型化在建筑消防設施與防火監督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14).
[4]紀洪奎.建筑防火監督及配置消防設施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