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岳
(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目前我國的路橋工程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各地的交通網絡離不開路橋的建設,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注意其經濟性與安全性?,F階段路橋工程存在著很多病害問題,如設計初期的缺陷或是橋梁的老化等問題。在此情況下,必須不斷加強橋梁結構病害的控制工作,使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既科學又合理,從而確保路橋的安全性,維護其可靠性,以保障國民人身安全,同時為提升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做出相應的貢獻。
在工程的設計階段,若選擇混凝土作為主要的材料,就容易產生引起結構病害的隱患。因為混凝土中存在孔隙和氣泡,這二者的存在容易使氧化物擴散開來,從而加速混凝土氧化與侵蝕的情況。但一般在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多使用強度較低的等級混凝土與漿砌石來作為施工的基礎材料,事實上加劇了病害情況的發生。
部分路橋工程的修建時間偏早,由于當時的設計與施工水平較低,建成的路橋所具備的荷載能力相對偏低。加上近年來居民汽車持有量快速增長,使部分路橋實際所承擔的荷載量遠遠超出了設計的預期情況,并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長期下來,造成了路橋的運行超出負荷,引發出了各種類型的結構性病害。
路橋的持久能力與承重能力受到地基硬度和深度的直接影響,若路橋基礎埋置的深度不夠就容易引發路橋病害。此外,其基礎多修建在多年的凍土或是季節凍土中最大凍土層以上的部分,這些土層在受到施工干擾后,自身的承載能力與在天然環境下相比會下降很多。
通常橋梁工程的施工都在夏季進行,因為在夏季施工時,基坑相對來說是敞開的。但在夏季,凍土將會受到暴曬,從而釋放出水化熱,對當地天然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壞,另外,橋梁基礎又具有較大的熱傳導,會造成凍土的天然穩定狀態受到破壞,從而導致多年凍土出現下沉或是上限退化的現象。在多年的運行使用后,凍土的熱融出現退化的現象,地基也會出現下沉情況。此外,隨著季節交替,氣溫不斷變化,就會出現入冬凍起、來年春天又融化下沉的現象,由此不斷地進行凍融循環,便對路橋造成了結構病害。
一般來說,若路橋的投入使用時間超過十年以上,其行駛表面容易出現各種程度的損壞,從而威脅到來往車輛的行駛安全。通常路橋表面的不平整多表現為表面開裂、路面大面積破損與坑注不平等情況。其中,車輛超載問題是造成路橋表面損害的一個重要因素,該問題會使橋梁路面的承載力增加,使得路橋的表面遭到破壞。目前路橋施工時采用的施工材料多為T型鋼,這種材料若長時間受到收縮徐變和超強荷載等因素的影響,就非常容易使路橋出現嚴重的變形等現象。另外,若橋梁的填縫處長期受到車輪的磨損,加之有關部門沒有定期對其表面進行養護和維修,其表面容易出現槽溝的現象,也會導致路橋的路面不平整。
我國的路橋工程多采用半剛性結構,這種材質的結構對于氣溫的要求較高,也就是說氣溫的變化容易對其造成影響。在溫差較大的地區進行路橋施工時,由于溫度變化較大,就容易導致路橋面鋪裝層出現裂縫現象。另外,目前路橋工程選擇的路面材料多為水泥混凝土,若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不合理的混凝土配比配料的情況,或是操作人員沒有準確地把握好初凝期的鋸縫時間,就容易在路橋通車不久之后出現裂縫現象。
若長期受到荷載作用的影響,橋梁的橋頭就容易出現剛度不夠的情況,導致橋梁與道路的銜接處常有沉降現象出現,造成道路表面的不平整,因此容易發生橋頭跳車的情況,該情況的出現會大大減少路橋的使用壽命。此外,在車輛遇到橋頭跳車現象后,其行駛質量與行駛速度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同時還會破壞駕駛員的駕駛心情,提高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
所謂剝蝕,指的是剝落與侵蝕,是在自然力量與人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帶來的一種病害情況。路橋中的剝蝕現象一般表現為整體性剝落、蜂窩面、起皮等等。剝蝕現象的出現容易使路橋里的鋼筋裸露出來,加快鋼筋的銹蝕速度,從而破壞路橋的使用性能,減少其使用壽命,另外還會影響到路橋的外觀形態和整體美觀。
路橋的裂縫影響著其使用壽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進行修復:當出現了一些比較細小的裂縫時,可以使用噴涂技術,即使用防水性較強的材料對其進行填充與修復;當出現了較大的裂縫時,就要使用延展性及伸縮性較好的材料進行修復處理,需要采用填充技術,即在裂縫的基礎上進行挖槽施工,然后在挖好的溝槽中填入水泥或瀝青等填充性材料,在澆筑過程中要保持低速低壓的方式來進行施工。此外,還可以使用鋼板來修補裂縫,把樹脂與鋼釘結合起來用于粘結鋼板,在粘合鋼板完成后,需要使用膨脹螺栓來對橋梁進行加壓固定,以確保修復的質量。這種方法能有效地防止裂縫擴大。
在路橋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地域限制,常出現彎曲部分,這種情況在橋梁工程中更易出現。為了使路橋的強度提高,一般會采用混凝土再澆筑的方式進行加固,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先將道路橋面上的鋪裝層全部清理干凈,然后用混凝土對其表面進行二次澆筑,從而達到加固的效果。通過混凝土再澆筑的方式,不僅能提高彎曲部位的高度,同時還可以加大彎曲部位的厚度,進而增強橋梁的抗剪切能力,達到加固彎曲部位的目的。
錨噴技術在近年來不斷發展,在我國路橋施工中已得到廣泛應用,具體用于路橋的支護巖體橋梁結構及其加固工程當中,主要是利用鋼筋網以及噴射錨桿來操作的。如果在施工的材料里加入速凝劑,就能使材料快速凝結,從而保證路面的強度。該項技術的使用可以保障路橋施工的質量。此外,在使用該技術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混凝土的澆筑以及材料的運用,減少路橋的加固施工程序,使得工程的加固設計與操作更加簡單化,進而保證施工效率。
預應力加固方法主要針對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在預應力和外加荷載共同作用下,拉桿內部產生軸向力。在外力作用下,外部荷載對橋梁結構構件的影響明顯減小,可以有效地提高斜截面的抗彎承載力和抗剪承載力。不僅如此,通過有效的傳遞這一壓力,可以全面加強結構構件的整體性能,從而有效的抑制混凝土裂縫的進一步發展。鋼筋混凝土、預應力鋼筋的支撐桿完成后,將與加固構件緊密相連,形成外部負荷的雙重作用下,預應力超靜定結構的系統,產生的軸向力由桿通過節點轉移到固件,從而改變截面內力特性。
近年來路橋的病害問題愈發嚴重,是引發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保障人民的交通安全,在工程的設計與施工階段,必須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在建成之后,必須加強對路橋工程的管理,及時發現并分析病害情況,同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減少甚至杜絕這些病害帶來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要定時對路橋進行檢查與維修,保障其使用壽命,提高安全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維護人民的人身安全。
[1]馬思遠.試分析路橋結構病害及其加固對策[J].江西建材,2016(17):179~180.
[2]劉飛.路橋常見病害分析及維修處理措施研究[J].城市建筑,2013(24):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