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艷萍
(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江蘇蘇州 215000)
因為地鐵的建設是在地下進行的,地下結構具有復雜性、多樣化的特點,而且地質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使得地鐵車站的防水難度非常大。地鐵車站建設過程中要面臨很多的問題,比如地下結構不確定、地下水位過高等等,那么就需要對防水施工技術進行合理的使用,使其能夠與工程要求相符合,這樣才能使地鐵車站不發生滲漏的情況,使行車安全,保證環境美觀。
因為地鐵車站的位置是在地下,因此地下車站的附近非常容易發生地下水、雨水滲透的現象,地鐵車站出現滲漏現象也是當前比較常見的現象之一,一般來說,地鐵車站滲水都是在主體結構裂縫處、施工縫處以及細部滲水等位置,對于不同的滲水原因,其采取的治理方法也是不一樣的[1]。
支撐頭處的施工是非常難操作的,對其澆筑夯實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就使根源上為縫隙留下了一定的空間,在止水鋼板和混凝土接觸的地方,非常容易使大小不同的孔隙留下來,倘若軸力猛然地出現了很大的變化,那么就會對硬結構產生很大的影響。想要從源頭上對滲水現象進行預防,就必須運用一種方法,那就是將注漿引水管進行安裝,在新混凝土和舊混凝土交叉的地方,運用遇水膨脹來止水,并用密封膠將其粘固。
倘若止水帶和止水鋼板等材料的質量不符合要求,與工程質量要求不相符,或者是在加固定位時沒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那么就可能使混凝土和止水帶的連接處產生氣泡或者是細微的裂縫,這時就很可能使滲漏出現。一般來說,要用微晶水泥漿料來進行找平處理,利用強力粘合物來對他們進行固定,同時將他們進行細致粘結,之后再搗實混凝土。
地鐵施工中的重要工程之一就是地下連續墻,其質量不達標或者長期使用就會使夾縫滲漏,這時就要對其進行測試,將滲漏點位置找到,再在一定范圍內鑿開混凝土,清理滲漏點,使其保持整潔,再用2根橡膠管在滲水點附近進行安裝,其主要作用是,一條用來壓漿,另一條用來出漿,將壓漿管注入到空隙中,一直到注滿結束,從而進行有效的治理。
地鐵車站主要的支撐部分之一就是頂板,它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當負載大于承受范圍時,就很容易出現收縮縫;而且由于氣候、環境等發生改變,加之混凝土水化熱等因素,使得溫度應力得以產生,使地墻約束內襯墻出現變形,也使得頂板收縮縫產生,出現滲水。對于這一問題,要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在開口處進行處理,另外要做好封閉,將冷空氣有效的進行控制,和熱氣流之間不能出現對流,預防混凝土開裂。
地鐵車站在進行防水處理時,必須要對不同的連接部位進行防水施工,尤其是關鍵部位,要將技術研究做為重點,使用的工藝必須與施工要求相符合,使滲漏現象產生的概率得以減少。
(1)對于施工縫來說,一般情況下,都要用鋼板膩子處理,在縫隙處形水帶,使施工縫得以密封,規格為250×60。對于鋼板膩子止水帶不能使用的地方,就要將斷面變成30×20,這時可用遇水膨脹橡膠帶進行密封,立面施工過程中要將遇水膨脹止水帶凹槽留出來,使用適當的方式將止水帶在凹槽里進行固定,對橡膠條任意移動進行避免[2]。
(2)對于穿墻管件來說,結合不同的施工條件和情況,對穿墻管件的施工方法進行合理的選擇。通常來說,嚴格選擇防水材料,進行防水滲漏處理時使用法蘭和遇水膨脹止水帶,最后密封防水處理相鄰板面,使防治效果得以實現。
(3)對于變形縫來說,模筑混凝土非常易產生變形縫,對于這一部位的滲漏進行治理,能運用的方法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運用鍍鋅鋼板止水帶進行防止滲漏。施工前,要將鍍鋅鋼板在兩側接縫進行固定,在背水面距離施工點200mm地方將其埋設,再以距離8~13m對注漿嘴進行設置,對其反復的灌注,使防止效果得到強化,倘若沒有發生滲漏,要將鑿毛進行清理,將界面劑進行涂抹。還有一種方法也很常用,就是將符合要求的化學漿液進行初步灌注,灌注前要將注漿管在背貼式止水帶的兩側進行埋設,用寬度為300mm的PVC止水帶進行防水,在轉角位置不要留止水帶接頭,其轉角半徑不小于20cm。
在對地鐵車站進行施工時,必須要結合技術標準進行施工,對于一般的施工技術要求,施工標準的抗滲等級為S8,要對各種粗細骨料、拌合物以及外加劑的質量進行嚴格管控,計算準確,配比的過程中要結合結構尺寸進行考慮,使施工質量達到要求,使防水結構厚度達到標準。此外,想要使防滲性能得到提升,還要在混凝土當中將有機纖維加入進來,使混凝土的韌性得到提升,一般施工標準中防水混凝土坍落度要在100~140mm內,水灰比要比0.55大,施工過程中要對混凝土質量以及攪拌站和施工地距離進行合理的控制,將當前氣候變化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施工完成后,混凝土的養護處理時間需要2周左右。
地鐵車站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對圍護防水做好處理,因為不管哪個工序都會對整體的防水性能產生影響。只有對垂直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才能使圍護結構在結構線之中,使鑿除處理的過程中不會產生大面積的滲水。因此,對圍護結構防水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使地鐵車站的防水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施工技術要求中,對地鐵車站圍護結構的防水抗滲等級也是S8,混凝土迎土面主筋保護層的厚度必須達到70mm,背土面主筋保護層厚度達到50mm。將引水管在地墻接縫處進行埋設時,要進行速凝水泥壓漿處理,使結晶性防水涂料達到標準,使防水層范圍控制在地墻接縫和埋鋼筋接駁器400mm內。
由于混凝土是長期露在外面的,會隨著季節、氣候變化產生收縮,這就使得龜裂現象得以產生,使抗滲能力大大降低,必須對混凝土養護施工管理進行強化,使養護時間在2周以上,才使混凝土穩定性得到強化,使混凝土強度增加。倘若對混凝土養護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就會使混凝土脫水現象產生,混凝土就會水化不完全,使滲漏通道得以產生。
要使排水措施真正落實到位的力度加強,在無水干燥的狀態下,進行施工作業,通常來說,可以利用鑿井的方式來將施工水位降到工程底部之下,也可以對自流排水的方式進行實施,使用滲排水的方式或機械排水的方式,對排水進行處理[3]。
進行滲漏施工的施工隊,必須是專業的,而且其技術、信譽良好,能夠按照合同要求執行,這樣才能使施工質量得到有效的保證。監理工作也要規范、合理,對質量進行嚴格管控,不能出現分包、轉包的現象,對各個環節的管控力度要加大,保證施工隊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
由于我國交通技術的飛速發展,地鐵技術的應用也得到了廣泛的推廣,由于地鐵的發展,不但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也使得城市的交通壓力越來越大。而防水是地鐵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內容之一,防水施工就需要技術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的控制力度不斷加強,對關鍵部位進行有針對性地施工,這樣才能使防水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地鐵車站的安全運營得到有效的保障。
[1]]時世躍,孫艷茹.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究[J].中國住宅設施,2016(01).
[2]龍再揚,張道彬.淺談關于地方車站防水施工[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3).
[3]徐天中.地鐵施工中地下車站防水施工技術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