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朱晗文 毛勇鋒
摘 要:在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以及建設“雙一流”高校的新形勢下,高等院校面臨著新一輪的機遇和挑戰,高校機關工作效能提升成為新形勢下高校發展的重中之重。當前,高校機關工作仍存在很多問題,難以滿足新形勢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因此,高校機關要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服務意識、提高工作能力,建立規范的機關管理制度及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工作效能。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機關;工作效能;提升路徑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強調要“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釋放積極效能”等關于效能建設的系列重要思想和論述,進一步豐富了治國理政效能思想的理論與實踐。[1]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以及建設“雙一流”高校目標的提出,高等院校的改革已經勢在必行,高校機關作為學校的管理職能部門,其工作效能的提升是高校改革的重中之重。高校機關是為學校教學、科研工作服務,連接師生與行政機關的橋梁樞紐;高校機關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工作能力、服務態度、辦事效率以及創新精神直接影響著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影響高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以及學校的整體實力的提升。[2]香港學者鄭燕翔曾言:“隨著組織和管理科學的進步以及工商管理的成功發展,人們開始相信,如果想要提高教育質量,就必須將著眼點由課堂層面轉向組織層面,并著力改善學校系統和學校管理?!盵3]也有專家說過:“建設一流的高校必須要有一流的高校管理機關。一流管理機關的核心評價標準是效能。”[4]可見,隨著社會的發展,高校機關的工作效能對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綜合實力的增強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機關效能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機關工作人員官僚作風嚴重
高校機關作為高校里的職能機構,是溝通和服務師生的窗口,其根本性質是服務工作崗位。但由于傳統體制的影響,我國公辦高校采取的是政府建設管理,高校機關的工作人員納入國家事業編制,和政府工作人員享有平等的待遇。例如,在我國養老保險沒有改革之前,我國養老保險實行的是雙軌制,高校機關工作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享受同樣的養老保險,完全由國家繳納,并且養老金替代率高達100%。高校機關的定位,高校機關工作人員享受的待遇以及我國傳統對知識分子的尊重等種種原因促使高校機關定位出現偏差,機關工作人員的社會地位也會顯得高人一等,造成高校機關工作人員官本意識嚴重,行政官僚作風凸顯,服務意識不強。
(二)管理模式滯后,監督機制不健全
高校的管理模式并未隨學校的發展而更新,管理模式滯后。高校機關各部門之間往往是各自為政,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內工作人員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遇到一些邊緣界定不清的工作,各部門之間往往相互推諉,采用踢皮球的方式推卸責任;學校對機關部門之間的行政管理資源缺少優化配置,存在分散、割裂、封閉甚至無序的狀態。[5]
高校機關的監督機制同樣存在問題。我國高校機關的管理監督機制是上級管理監督下級,機關工作人員往往只受本部門上級領導的管理和監督。而對于真正的服務對象,高校廣大師生無權監督高校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
(三)機關工作人員考核體系存在偏差
大多數高校對工作人員采取的是統一的考核體系,高校內的科研工作人員、機關工作人員以及后勤工作人員并沒有明顯的區分,采用同樣的科研成果考核,最終的考核僅僅是依據申報課題的數量、研發專利的數量、以及發表論文的數量和質量。
(四)機關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欠缺且提升困難
在高校機關隊伍中,大多數非領導人員都是通過高校招聘或者是本校優秀學生留校工作而直接進入部門工作。而高校招聘首先看重的是學歷,并不看重工作經驗和能力,甚至機關工作招聘不要求專業區分;學校優秀學生只能表示他們學生時代的學習成績優異,并不能代表他們的工作能力。這就造成許多高校新進的機關工作人員初入機關工作時候與所學專業并不十分密切,甚至毫無關聯,專業化工作能力欠缺,工作效率低下。
機關事務的日常工作比較繁重,工作時間往往很緊張,有時甚至需要周末加班工作。機關工作人員并沒有足夠的學習時間學習工作技能,提升工作效率。同時高校機關工作人員不像高??蒲泄ぷ髡吣苡袡C會參與學術交流會議,無法吸取更多的先進方法,只能依靠自己在工作中進行經驗的積累。
三、提升機關工作效能的措施
要提高機關工作效能,需要高校和機關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高校機關應從宏觀層面入手,機關工作人員應該從自身層面入手。筆者對高校機關提升工作效能的建議如下:
(一)高校層面
1.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加強部門溝通
高校應該在機關工作中融入“互聯網+”的概念,在高校機關工作中創建電子政務工作平臺,積極推進電子政務的使用。電子政務的使用是對高校機關工作方式的革命性改革,通過利用網絡平臺,逐步實現各部門之間的資源互通,信息傳遞更加快捷,便于各部門之間交流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同時,電子政務的使用,也能降低人工的失誤率,進一步提高機關的運轉效率,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能。
2.強化制度建設,建立高校機關工作人員有效監督和考核機制
合理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機制是高校機關提升效能的最有效的方法。高校應該把監督機制建與考核機制建設相結合,逐步摒棄不合時宜的管理、監督機制以及考核機制,建立合理的監督和考核機制。一是建立師生監督制度。要改變機關工作人員只對上級負責,只接受上級以及黨政部門監督的不合理制度,發動師生通過信箱、校園網等渠道向機關部門反饋建議;建立師生監督團隊,對機關工作進行定期監督考核。二是建立激勵機制,政績考核機制。根據績效考核實施獎懲是提升機關效能的關鍵點,要破處機關工作人員的科研考核機制,要依據不同機關部門的工作內容進行精準量化考核,制定具體的考核依據,嚴格考核程序。
3.建立學習型機關
提升機關工作人員的學習能力是提升機關工作效能的關鍵環節,學校要大力提倡各部門建設學習型機關,督促工作人員持續、長期學習。要為機關工作人員創造學習機會,學校要定期舉辦機關內部之間的學習交流分享研討會,讓各部門推選出工作精英,為大家傳授工作經驗;學校要和兄弟院校多進行行政工作交流,讓不同高校之間機關工作人員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二)個人層面
1.明確角色定位,樹立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
高校機關工作人員要樹立正確的角色定位,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這不僅是自身對機關工作思想的認同,也是提升機關效能的前提。機關人員要轉變自身是事業單位編制、權力的執行部門、以及擁有“鐵飯碗”的思想觀念,要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明確自己是服務于廣大師生,牢記為師生服務的宗旨,為學校的教學科研服務,切實幫助師生解決問題。
“質量保證”是每一項工作的核心,高校機關工作也不例外。高校機關承擔著學校大部分事務性工作,是學校工作平穩運行的中樞。要保證全校科研工作、教學工作以及師生日常生活的通暢運行,機關工作人員就必須樹立質量意識,保證自己完成的每一項工作都合格。每個機關部門、每位工作人員的所有工作都應該以追求高質量為基本目標,通過保證各項工作的質量來促使學??傮w的工作質量達到最優,提升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
2.加強學習創新,善于總結反思
時代在不斷變化,知識在不斷更新,工作方法也與時俱進。機關工作人員要樹立學習觀念,全程全面學習:一是學習服務意識和服務禮儀,增強服務觀念;二是學習專業知識技能,例如計算機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強與工作相關的其他領域知識的學習,擴寬知識面,開拓視野。四是加強團隊學習,經常組織經驗交流和工作研討,加強橫向聯系和學習,互相啟發,開闊視野,創新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同時機關工作人員要善于系統性反思,一邊做一邊總結工作,把反思作為提升工作效能的手段,深刻認識機關工作的規律,并熟練運用規律。
3.植根師生,服務基層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堅持的工作路線,也是我黨能長久保持活力,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的關鍵。同樣,高校機關工作效能能否得到提高,關鍵在于機關工作人員能否深入到師生之中,切實幫助師生解決迫切的問題。要把和師生利益切實相關的問題,師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在解決問題的實際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
總之,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機關效能的提升對高校辦學質量的提高以及高校的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筆者作為高校中的一名機關工作人員,意識到高校機關工作效能提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且認識到高校機關工作效能的提升是一項復雜的事情,需要全校師生腳踏實地,共同努力,轉變思想,加強學習,共創高校發展的美好未來。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黨委書記 王立民2017年11月14日15: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楊敬正,張樑.關于加強高校機關效能建設的思考[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56-57.
[3]王寧敏. 基于管理效益視角的高校教務管理效能提升研究[D].廣西大學,2014.
[4]于光,董鐵柱,劉焱.提升高校機關管理效能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03):41-42
[5]伊鳳玉.加強高校機關效能建設的若干思考[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04):13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