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振浩
(潮州市建設工程咨詢事務所有限公司 廣東潮州 521000)
2013年2月4日公布的《電子招標投標辦法》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監察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鐵道部、水利部、商務部聯合制定的,其規范了電子招標投標活動,促進了電子招標投標健康發展,是我國招投標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文章以潮州市招標管理規定的各個流程為例,通過分析電子招投標與傳統紙質招投標在各個招投標環節的對比,以及對各招投標參與方的影響,論證了電子招投標推行的必要性。
對于招標活動發起方的招標人及其委托的招標代理機構來說,傳統招標流程,需要依次向各行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招投標監管協調的發改部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報送項目前期資料、招標文件進行備案、初審、審定。相同的整套資料必須重復準備,需要依次派人前往相關部門報送資料,等待通知再派人領取審批意見。招標人、招標代理需耗費不少人力及時間。有了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招標人只需要按系統要求上傳資料,各部門按照流程進行審批,招標人也能在線查看審批進度,通過系統可使招標人和行政主管部門在溝通效率上得到提高,有助于杜絕腐敗現象的滋生。其次,行政主管部門審核意見有一定格式要求,規范了審核意見的填寫內容,是否受理,招標人可得到一個明確的答復或修改意見,對文件修改或程序履行的準確性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實行,大大地縮短了報送時間、避免資源浪費,同時確保所有部門接收到的是同一份資料,規避了招標人報送資料不一致的情況。為項目縮短了上網公告前的審批時間[1]。
現實招標活動中,項目動輒上百家甚至幾百家投標單位報名參投,有了電子招投標系統,把所有程序的紙質文本都上傳到系統上,不用復印大量的招標文件、施工圖紙、答疑澄清書,不用專人通知各個投標人及交接文件,即環保又節省人力。確保了在同一時間向所有潛在投標人公布了同一份文件資料。規避了招標人、招標代理因故意或疏忽導致遺漏通知部分投標人,或先后通知造成的不公平行為,真正做到招投標活動的公平公開。
對于招投標活動的另一主體——投標人來說,電子招投標節省了在投標過程中的時間、人力投入、旅差成本、資料費、打印投標文件費,減少了社會資源浪費;提高了文件編寫的準確性,從而降低了廢標率。
非電子招標受地域限制,全國各地的投標人都必須跑到項目所在地遞交報名資料并購買招標文件,此時需要攜帶大量證件的原件進行核對,而投標人往往同時在全國各地參投的項目不止一個,資料的原件很難攜帶,也增加了證件丟失風險,資料復印件需加蓋單位公章或法人簽字,若到現場才發現欠缺資料,增補資料已經來不及了,會因延誤時間導致報名失敗。而電子招標,投標人只需提前在系統上上傳所有證件的原件,及時更新,就能參投該系統中所有感興趣的項目,無需反復到現場遞交資料,也不會因為漏帶資料錯過報名時間而浪費時間和人員的差旅費。
非電子招標的項目,招標公告的發布,只能看到項目的概況,對投標人的各種要求,項目的具體情況,項目資金支付計劃,合同等內容只有在招標文件中才能完整地體現,投標人必須趕在報名時間內成功報名并購買招標文件,詳細閱讀了招標文件才能決定是否有能力、有資格參與項目的競爭。如果大量投標人報名成功獲取招標文件后放棄投標,即浪費投標人的時間和金錢,也不利于招標人對開評標的準備工作。而電子招標,特別是資格后審的項目,投標人可在報名期間先下載招標文件施工圖紙進行研究,然后在報名截止時間前決定是否投標,經過研究招標文件后報名的投標人,放棄投標的就為數不多,方便招標人招標代理為開評標工作進行準備。
采用電子化招標,系統提供了投標文件的統一模塊,有利于投標人編制,投標人只需在編制完畢后進行電子簽章上傳到系統即可。無需像傳統模式一樣抱著沉甸甸的投標文件與資料原件踏著截標時間點來投標。更不會因為少蓋一個公章而被廢標處理。投標人遞交投標文件后,只需上網查詢評標結果即可。
除了給投標人帶了種種便利外,采用電子化招標,通過計算機輔助技術分析,自動篩查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之間的硬件信息、電腦機器碼,讓圍標串標無處遁形,最大限度遏制了投標人圍標串標、弄虛作假的行為。有效遏制了一些空殼企業專門從事賣標、掛靠、從中牟利的行為,讓企業用實力去獲取項目的中標。
在傳統評標模式下,特別是啟用省級評標專家庫后,需提前抽取評標專家,告知評標專家前往哪個省市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評標,導致評標專家名單提前泄露,招標人招標代理可提前聯系到評標專家,評標專家也可通過公共資源交易網站查詢到所評項目的具體情況,給招標人干擾評標、投標人圍標串標提供了可趁之機。
在傳統評標模式下,評標專家全部集中在一個評標廳,專家之間面對面討論,專家互相影響,甚至互相抄襲評審結果,獨立評審的原則不能很好的得到落實。
而電子化遠程異地評標則打破了這種空間限制,各地專家只需在專家所在地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評標廳,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在評標系統上進行隔空電子評標。電子評標系統可完成對投標數據的偏差審核、計算錯誤檢查等輔助分析工作,把專家從簡單的勞動中解脫出來,評標系統采用模塊化評審,把每個投標人的電子投標文件分成不同模塊,評標專家對分散的每個模塊進行逐一評審,可有效防止專家主觀臆斷,有效地約束了評標專家的“自由裁量權”,保證評審的客觀性。評標結束后系統將自動生成評標報告,異地專家通過“CA一鍵簽章”分別對評標報告進行電子簽字確認。招標人只需在評標系統中打印,即可獲取評標結果報告書。項目從開標到評審的所有環節,都可通過系統實時動態監督。監督人員只需在當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電子監督室,就能實時遠程監督評標專家,項目評審整個過程都進行了留痕保存,包括專家電腦桌面操作,評審環境等,系統自動進行歸類收集,通過互聯網傳送給項目所在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存檔,確保交易全流程可溯源。獨立評審得到真正落實,促進交易活動的透明、陽光[2]。
電子評標,特別是遠程異地評標,將招標人、投標人、評標專家從地域上隔離,可大大降低人為因素干擾評標,還能解決偏遠地區落后地區存在的評標專家資源不足,需借用外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評標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招標效率,降低招投標成本。
綜上所述,電子招標符合當下的招標投標管理要求,依托互聯網+時代,確實給招投標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很大程度上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在目前功能設置上還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應盡快與全國信用等級信息系統、工商管理系統、企業資質管理系統、銀行系統實現一網互聯。應用信息化技術、提高招投標信息的透明度,促進招投標參與各方的信息對稱,無論是交易過程還是監督服務,所有操作留痕、可追溯,對違規操作可實時預警,實時防控,真正做到陽光交易。推行電子化招投標,可有效降低市場各主體的交易成本,提升招投標監管服務質量和效率,遏制了圍標串標、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梢?,在新的技術平臺支持下,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1]郭超.建設工程電子招標投標系統及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5.
[2]常帥.電子招標投標在公共采購中的應用與發展前景[J].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2014(0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