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
(太原市建筑設計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00)
項目名稱;太原市柏林國際商務中心項目。
建設的位置;位于太原市的萬柏林區,濱河西路以西,南內環西街和晉祠路十字路口東南角。
建設的內容;用地范圍內建設1棟21層以及7層的高層建筑,下設三層的裙房建筑。規劃的總建筑面積為7533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51200m2,地下的建筑面積24134m2。裙房建筑面積15840m2,一號樓建筑面積2990m2,二號樓建筑面積為32370m2。
對于城市的發展,經濟文化的發展能夠有效地提升整個城市的發展速度,而城市規劃的升級可以有效地促進整個城市的優化。基于經濟以及我國社會的發展,在城市規劃和建設設計單位的基礎上,實現空間布局以及土地利用上的協調化,可以將設計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使其形成整體的部署工作。城市規劃主要是提高全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區域協調。建設設計單位只有從全局的角度進行城市規劃,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才能有效地促進城市經濟文化建設的優化。建筑是城市中最直觀的設計產品,建筑數量和建筑質量決定著城市的現代化程度。城市總體設計是城市總體規劃設計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總體規劃在空間上的延伸。許多標志性建筑構成了城市的整體形象,在整個建筑的整體設計過程中,有關設計師不僅要注重建筑外觀設計,還要保證建筑結構與使用價值的統一,建立協調的城市建筑體系。
城市規劃設計是為城市中不同人群之間開展各種社會活動,提供室外的公共空間以及內部的私密空間,不僅囊括了城市的外觀設計,還包含工業、商業、住宅等不同性質與分工的產業布局。而在建筑設計中,則更加注重建筑本身內外的美觀情況,以及建筑整體的安全穩定性、內設管道的輔設等,處理著建筑的實際使用等各方面關系。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核心理念與根本需求存在一定的不同之處,因而在設計中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獨立的。
每個城市在規劃設計上的不同體現在對城市的整體空間的布局與設計上,是對城市內的自然與居民、自然與建筑、建筑與居民之間相互的統籌協調。城市是“以非農業產業和非農業人口聚集為主要特征的居民點。包括國家行政建制設立的市和鎮。”而其中建筑是城市的基礎構成部分,建筑設計是城市規劃的子項目。而城市的結構是城市各組成要素相互關系、相互左右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空間結構。所以建筑物僅僅是城市結構中“空間結構”的一部分,城市中的基礎建筑,決定了城市規劃布局的成敗,是城市中人口分布、區域劃分的根基;城市中的標志性建筑,是城市對外形象的重中之重,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城市的建筑群,決定了城市整體的風格走向,對于城市的總體定位和對外宣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城市規劃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前提與憑依,從動態上來解決各類建筑之間的關系,建筑及建筑群的設計都應當圍繞城市規劃設計的基本理念開展,從而更加適應城市的發展需求。建筑是城市構建的基礎,是對城市特色的集中展現,因此建筑設計應當服從于城市規劃設計。建筑設計不可脫離城市規劃設計而獨立存在,更不能為了體現個性而特立獨行,破壞城市規劃設計的整體布局,不僅有損于城市的總體形象,也會使建筑自身過于突兀而影響建筑本身形象和價值。
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是城市公共社會空間的規劃,它促使物質空間協調持續發展。不但包含傳統的城市規劃設計內容,還包含統一規劃整個城市協調性,對城市當中的各類用地、各類建筑和設施進行合理布局,增強彼此之間的聯系,使其之間的矛盾得以減少,形成和諧而統一的城市整體,實現全局的協調。城市規劃上,建筑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從建筑的空間構成及技術支持上能更好的幫助城市規劃師推進城市的總體規劃設。建筑設計的基礎是城市規劃設計依靠科學的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才能合理高效地解決城市內及城市間存在的各種問題。
結合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應確保二者設計方案合理性,提高二者的設計質量,促使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高效處理,逐漸形成科學的設計大綱,指導二者設計工作順利開展。加強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質量控制時,應從這些方面入手:①二者設計方案確定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多個方面的影響因素,并對最終得到的設計方案進行科學評估,實現對其中存在細節問題的高效處理;②二者設計方案制定時應充分考慮環保性、經濟性、節能效果等,將低碳環保理念有效的融入設計方案中。
總之,建筑設計一定是建立在城市規劃設計之上的,并且對城市規劃設計有一定的影響,二者之間也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城市規劃設計需要向建筑設計學習其先進的技術與理念,而建筑設計也需要與城市規劃設計相統一,共同實現城市的統一和諧。相信我國在不斷進步的情況下,其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一定能夠共同進步,經過不斷的探索,我們能夠更加科學合理的進行城市規劃設計,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
[1]苗曉霞.探討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現代國企研究,2016(1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