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娟,郝金霞,范 佳,張玉娟,韓俊杰
(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221)
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關系下一代健康成長,關系億萬家庭的幸福,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消費者在選購嬰幼兒配方奶粉時,對品質、健康等指標也越來越關注。國家對奶業的全產業鏈實行了最嚴厲的監管,無論是國家監管部門還是從源頭、加工、檢測到市場銷售、市場抽檢都獲得了進步。通過對我國嬰幼兒配方食品基本情況概述,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嚴格法制監管,規范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
我國現行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法律、法規、標準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下簡稱《食安法》)、《嬰幼兒配方注冊管理辦法》、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14880-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 13432-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等。
《食安法》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并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本法共十章、154條,被譽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典,在我國境內從事食品生產和食品經營的活動應遵循該法。
《食安法》第四章第四節對嬰幼兒配方食品作出了規定:對出廠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實施逐批檢驗;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及標簽等事項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產品配方應當經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注冊。注冊時,應當提交配方研發報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學性、安全性的材料。不得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同一企業不得用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2]。
2016年6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注冊辦法》),《注冊辦法》的制定發布實施主要是為了落實新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一條中關于嬰幼兒配方產品配方注冊的規定要求,《注冊辦法》于2016年10月1日起實施。《注冊辦法》共六章,分別為總則、申請與注冊、標簽與說明書、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內容涉及范圍不僅廣而且全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嬰幼兒配方奶粉從備案制改為注冊制。為了提升行業規范,無論是國產奶粉還是進口奶粉都需進行產品配方注冊,規范了市場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奶粉價格非理性上漲。《注冊辦法》規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嬰配產品配方的注冊管理工作,申請人應對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并承擔法律責任。
(2)適用范圍擴大至進口奶粉。在我國境內生產銷售和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也應遵循該法。近年來,我國進口奶粉數量持續增加,國外品牌在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占比高達50%,正式出臺的辦法體現了公平的原則。
(3)承諾給企業過渡期。其配套文件中規定了過渡期延長到2018年1月1日。過渡期將近一年多的時間,這樣企業儲備的包材、半成品、材料也能得到合理的處理。
(4)規范標簽標識。使消費者在挑選嬰幼兒配方產品時,不會因各種標識眼花繚亂。如實標明原料的具體來源地或者來源國,不允許使用“進口奶源”“源自國外牧場”“生態牧場”“進口原料”等模糊信息;不允許以“不添加”“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樣對不應當在產品配方中含有或者使用的物質進行宣傳;不允許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明示或者暗示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護腸道等功能性表述;不允許虛假、夸大、違反科學原則或者絕對化的內容;不允許與產品配方注冊的內容不一致的聲稱[5]。
(5)每個企業原則上不得超過3個系列9種配方,防止嬰幼兒奶粉企業一個配方多個品牌來混淆市場。《注冊辦法》規定,每個配方系列包括嬰兒配方乳粉(0~6月齡,1段)、較大嬰兒配方乳粉(6~12月齡,2段)、幼兒配方乳粉(12~36月齡,3段)[5]。
(6)明確了申請人法律責任。《注冊辦法》規定對違反規定者最高處3萬元罰款。
食品標簽是向消費者傳遞產品信息的載體。做好預包裝食品標簽管理,是實現食品安全科學管理的需求。根據《食安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衛生部組織了預包裝食品標簽標準的修訂。新的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細化了《食安法》及其實施條例對食品標簽的具體要求,增強了標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4]。
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適用于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標簽和非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標簽[1]。嬰幼兒配方產品的食品名稱、產品配料表、凈含量、生產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地址、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企業的聯系方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貯存條件及法律法規需要標注的其他內容應遵循本標準的規定。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查通過,于2012年3月15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適用于食品中營養強化劑的使用,國家法律、法規和(或)標準另有規定的除外[3]。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包括正文和四個附錄。其中附錄C對允許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營養強化劑及化合物來源,部分特殊膳食食用食品的其他營養成分及食用量,以及食品類別(名稱)進行了規定。
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為滿足特殊的身體或生理狀況和(或)滿足疾病、紊亂等狀態下的特殊膳食需求,專門加工或配方的食品。
《食安法》實施以來,我國對嬰幼兒配方產品相關標準進行了發布實施,GB13432-2013《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于2013年12月26日發布,2015年7月1日正式實施,其適用于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標簽(含營養標簽)。標準涵蓋了對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中食品名稱、產品配料表、生產日期及保質期以及營養成分表、營養成分含量聲稱和功能聲稱等營養標簽的要求。標準還明確了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分類,主要包括嬰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輔助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
GB 10765-2010《嬰兒配方食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于2010年3月26日發布,自2011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標準適用于嬰兒配方食品。
標準中明令規定了原料要求、感覺要求、技術要求、必需成分、可選擇成分、污染物、真菌毒素、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以及標簽和商標等12類的理化指標高達70多項的明確要求。
GB 10767-2010《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于2010年3月26日發布,自2011年4月1日起開始實施。標準適用于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
標準中規定了產品的定義,對原料、感官、必需成分、維生素、礦物質、可選擇性成分、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脲酶活性、產品標簽、使用說明和包裝等作了規定要求。
嬰幼兒配方奶粉法律法規是保障產品安全的基礎,是規范奶粉市場的標桿。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強對乳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完善乳品法規標準體系,加大了執法監管力度,企業全過程對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追溯,有力地保障了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Z].2015-10-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14880-2012)問答[EB/OL].(2012-10-23)[2018-03-25]. http://www.moh.gov.cn/mohbgt/s10330/201210/56147.shtml.
[4]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問答[EB/OL].(2014-02-28)[2018-03-25].http://www.nhfpc.gov.cn/sps/s3594/201402/6f68ec 6692594cf28d190cb47b770c11.shtml.
[5]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嬰幼兒配方注冊管理辦法[Z].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