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710300)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優劣會直接影響超高層建筑整體結構質量,建筑物的防水性與耐久性也會受到大面積混凝土施工質量影響。為了確保超高層建筑整體質量,需加大對超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力度,將存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的問題優化掉,這樣才會滿足當下社會群眾對建筑質量的要求。以下主要分析超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
某S超高層建筑工程一共包含33層商住樓、2層地下車庫以及1層商場。其中商住樓與商場主要通過轉換層連接的。基于具體情況此轉換層的厚度大于為18cm,其面積約為2936m2,其中最大的梁截面為1.5m×2.5m。在實際施工中,需將此轉換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確定為C50,因此該轉換層結構為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并同此轉換層結構相對應的梁體結構,規定其受力鋼筋的直徑規定為35cm,箍筋的直徑規定為15cm。通過整體考慮把本轉換層結構設定成一次性澆筑成型。
為了保證此超高層建筑項目的轉換層結構建設質量,務必要對原材料的質量進行控制,并需要合理確定其間的配比。在該項目中,所里利用的材料主要有骨料、膨脹劑、水泥、粉煤灰等,其中水泥材料為中熱低堿水泥,其級別為42.5;而粉煤灰材料是由1級與2級粉煤灰材料構制而成,這倆種材料的比例皆約為1/2,利用粉煤灰材料的作用是為了保障澆筑作業過程中混合料具有較強的易和性,從而減小水熱化反應;骨料又分為細骨料與粗骨料,粒徑大小在5~20mm之間的碎石屬于粗骨料,同時依據需要利用相關方法減少其含泥量,最好將含泥量維持在1%之內;在該工程中所選擇的泵送劑最好是FS型,泵送劑的有效運用,能夠有效控制混凝土的終凝速度,當發生水熱化反應以后,它的釋放速度會逐漸減緩,進而確保了泵送能力;通過綜合考慮最終還是選擇了UEA-H型號的膨脹劑,膨脹劑的有效利用,能夠使混凝土材料所具備的抗收縮能力與抗拉性更強。
為了確保混凝土澆筑質量,需利用推移式的連續澆筑方式或是分層連續的澆筑方式來進行澆筑,同時需重點注意施工縫。除此之外,在實際施工中還需重點遵守下點幾項規定:需基于振搗設備的振動深度和氣混凝土材料的特性來確定攤鋪厚度。如果選用泵送混凝土的方法,則需要把攤鋪的厚度控制在600mm之內,如果利用非泵送形式,則需要將攤鋪的厚度控制在400mm以內;采用分層連續澆筑技術或是推移式澆筑方法時,需盡量縮短澆筑的間隔時間,務必要在前層混凝土結構還未凝固時,開展下一層混凝土澆筑作業。若想保障混凝土澆筑質量,務必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試驗確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若是層間的間隔超過上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則需要利用施工縫的方法來處理層面。在進行連續澆筑作業時,需對澆筑層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其在3m之內。利用分層澆筑方法對混凝土結構澆筑時,需利用合理處理施工縫,具體闡述如下:把澆筑層面上含有的浮漿或是松動的石子,或是相對較軟弱的混凝土層皆清除干凈,從而使粗骨料可以均勻裸露;在對混凝土結構進行澆筑之前,需利用壓力水沖洗混凝土結構表層,以免其存留雜質,另外還需要保障混凝土面的濕潤度,但需防止混凝土表層殘留大量積水,以免影響混凝土結構質量;對于非泵送方法澆筑的混凝土,特別是對上層混凝土澆筑時,一定要利用接漿措施。
在混凝土攪拌與運輸過程中,務必要保證其滿足連續澆筑作業需求,同時還需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溫度適宜。這便需要做好下述幾點工作:在夏季對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進行澆筑過程中,混凝土攪拌站或是混凝土攪拌場需對骨料或是砂石等進行利用相應的降溫方法。如果需要應用自備攪拌站,則需選好其具體位置,盡可能的縮短與混凝土澆筑區的距離,進而縮短混凝土材料運輸的距離,這對保障混凝土整體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在利用泵送混凝土的方法進行作業,需利用專門的攪拌運輸車來處理混凝土材料,同時還需依據混凝土的連續澆筑作業需求與技術,來確定攪拌運輸車的實際數量。
最后在應用泵送混凝土方法時,因為他的水灰比較大,會致使泌水的狀況出現,在發生該問題以后需要將泌水立即清除掉,若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受影響。對于超出層建筑物來講大體積混凝土結構質量十分重要,因其是建筑物主體結構,只有保障對其施工技術與質量進行有效控制,才能保證超高層建筑物整體質量不受影響。
綜上所述,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進行控制是確保超高層建筑整體結構耐久性與完整性的有利條件。若想達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標準,就需加大對混凝土施工有關材料質量控制力度,并增強對混凝土施工技術與工藝管理,要求其滿足相關施工要求,另外,還需提升對施工現場管理效率,以免影響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質量的實現,通過此種方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能夠切實提升建筑整體質量,保障社會群眾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
[1]趙興廷.超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分析[J].建筑知識,2016,36(06):262.
[2]林海興.超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7(44):43.
[3]李方剛,韋捷亮.超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施工技術,2015,44(21):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