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卿
(山西省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3)
據統計,我國建筑業以每年平均20億m2的速度在發展,而建筑在資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占總消耗中相當大的一部分。由此看來,新材料的開發與應用是十分迫切被需要的。我們要在滿足人們正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前提下,在建筑設計及規劃、建筑材料生產和使用、建筑物施工和投產過程中,需要采用新材料來降低建筑耗能。
節約能源首要的就是減少資源的浪費,然后充分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能源,在建筑過程中減少合成材料的使用,使用如太陽能、風能等天然的可持續利用的環境資源。
在建筑設計和建造的過程中減少資源使用的情況下根據建筑的地理條件來選擇可再生利用的資源,如水資源的利用,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綠化用水可以采用二次用水。
綠色建筑的外部建筑要與周邊的自然環境相結合,與大自然和諧共存,最大限度的維護好周邊的自然環境。
建筑采用綠色無害的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力保居住環境的溫濕程度適當,保持居住的室內外空氣的清新,以使居住的人們能夠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心情的愉悅。
目前,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十分廣泛,且市場種類紛繁復雜。隨著時代的發展,該類建筑材料正朝著良性、健康、快速的方向發展,在未來的建筑行業中,環保節能材料的應用必然成為主流趨勢。
經過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實踐應用,節能環保材料憑借其自身所獨有的優勢和特征,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和青睞,并成功打入建筑材料市場,成為建筑行業的首選材料。該類材料在今后的實踐應用過程中,在繼續發揮其優勢和特性的同時,還應注重其實用效果,從而充分發揮其自身的價值和功能。另外,目前,制約著新型節能環保建筑材料推廣和普及的關鍵在于成本較高,故其并非適合所有的區域,通常只能在小范圍內進行應用。基于此,在今后發展中,若想實現該類材料的廣泛應用,需通過一系列手段和措施降低其應用成本,以此推動其可持續發展,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在應用環保節能材料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其環保性,同時還應關注其功能性。另外,還要努力實現兩者的協調統一,充分發揮出該類材料的應用價值,因此,這也是其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在此情況下,必須要做好應用和科研等各方面的工作準備。以建筑外圍護結構為例,其在建筑中消耗熱量較高,故在應用節能技術的過程中,需將其與墻體改革進行有效結合,若要實現該目標,需涉及到外墻保溫技術和外墻材料開發,這均是未來研究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節能環保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現已取得顯著成效。但相比于其他的發達國家,仍存在較大差距,如在保溫技術和節能技術方面還有很大上升空間。因此,我國必須要立足于本國國情,不斷提升技術水平。目前,國內建筑行業的廢料應用效率較低,常見材料以建筑砌塊為主。在今后發展中,我國應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通過一系列先進工藝和技術,將大量建筑廢料和工業廢料轉化為建筑砌塊,并進行綜合利用,從而真正實現“變廢為寶”,如此不僅有助于技能環保,同時還更加有助環境保護,為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機械化開發新材料若想真正實現建筑領域的節能環保,就需要開展新型材料的研發工作。當前,混凝土建筑材料的保溫性能較差,因此,需本著“總體規劃、科學統籌”的基本原則,立足于當前國情,努力研發出保溫性能佳、應用效能好的建筑材料,以此彌補以往材料應用的缺陷和不足。另外,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節能環保意識的提高,也為新型建筑材料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空間,全國各地相繼出現了很多生產廠家,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但在此過程中,也逐漸開始暴露出很多問題,如生產技術不成熟,很多廠家均處于半機械化生產階段,不僅增加了人員的工作量,且生產質量和效率也得不到保障?;谏鲜銮闆r,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有必要實施全機械化自動生產,積極引進先進生產設備,以此緩解人員的工作壓力,全面提升生產效率,如此也更加有助于新型建筑材料的開發,促進節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目前,我國的資源短缺問題尤為嚴重,可再生性資源的利用逐漸成為建筑材料未來發展的重要途徑。在此,可通過回收利用的方式,對原材料進行加工,降低資源開采頻率。在生產的過程中,應注重技術工藝的環保性,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排放,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從而研制出清潔、無污染、綠色的建筑產品,為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建筑的節能方面,因此以后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節能技術,只有對建筑節能材料進行科學的開發、對高新技術進行正確的應用、對建筑的節能設計和質量的控制要符合相關規定和設計要求,這樣才能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弓云.新型建筑節能材料的應用與發展[J].能源與節能,2015.
[2]姚兵,劉伊生,韓愛興.建筑節能學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3]谷燕成,陳思諾,黃恩興.建筑節能保溫材料的現狀及發展[J].建筑節能,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