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春
(任丘市城鄉規劃局 河北任丘 062550)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摘自十九大報告
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報告里面“7+3”戰略中的一個,而且是首次提出的一個戰略,其戰略地位非比尋常,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提振鄉村發展的總體抓手,是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具體舉措之一。
任丘市地處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圈層,是京南G45產業發展軸上的區域中心城市,屬環京津、環渤海雙重經濟腹地。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全力推進,環渤海經濟開放帶的形成,任丘市的發展機遇勢必帶動石門橋鎮的發展。石門橋鎮位于任丘市區南部,西與龐口鎮相鄰。對于零部件制造業發展提供優越條件。
石門橋鎮位于大廣高速、保滄高速與106國道相交的三角地帶,緊鄰3個高速出入口,其中大廣高速龐口出入口與石門橋鎮的田村距離僅為1km。106國道南北向縱穿鎮域,北連任丘市中心城區,南至河間市,是石門橋南北向交通要道。鎮域西南側緊鄰京九鐵路,與任丘市火車站僅7km。
石門橋鎮主導產業是摩托車鏈輪及其他各種工業用輪業,產品型號多達130余種。鏈輪總銷量占全國鏈輪市場銷售額的90%以上,年產值達6億多元,已成為中國最大的鏈輪生產基地,一半以上出口東南亞市場。
石門橋鎮轄32個行政村,總面積58.2km2,總人口4.2萬,耕地66600畝,人口分布東密西疏。鎮域內用地主要集中在106以西、勝利路以東,勝利渠以西以及106以東,村莊比較分散,呈小集聚大分散狀態。
現狀石門橋鎮域內有中學1所(馬村中學),小學9所,幼兒園9所(公立)主要集中在鎮域東部。鎮域內有衛生院3家,分別位于鎮區、南于莊、郭家村,各村設有衛生所,醫療設施簡陋,醫療水平低。
石門橋鎮位于任丘市區南部,是典型的近郊型城鎮,對外要充分利用“近郊”的優勢,如城市拉動作用、產業轉移契機、生態農業的發展基礎等;對內要充分發揮廣大鄉村的特色,尤其是要依托鏈輪產業集群,帶領鎮域農村快速發展,提高區域的整體經濟水平。
(1)規劃既要考慮石門橋鎮現狀面臨的優勢和機遇,又要立足于長遠,從區域地位、主導產業、遠景目標等方面進行功能與性質的定位。
(2)根據鎮域不同的地貌特征及土地資源情況,將鎮域內有待開發的土地資源盤活,抓住中心城區西拓、高鐵新區建設的契機,結合任丘經濟開發區與雁翎開發區整合,按照“產城融合”的思路,發展以先進制造業和生態旅游為特色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近郊小城鎮。
(3)根據石門橋鎮內各個村莊的產業特色,結合市委市政府三區同建戰略,形成相對集中,又與周邊城鎮相結合的空間布局結構,構建變化豐富的鄰接邊界,促進產業、生態、新型社區協調發展的區域格局。
根據石門橋鎮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環境保護要求,結合發展機遇,石門橋將發展成為市域南部片區中心和市域重要產業集聚地,以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為主的中國民營企業特色鎮,多元產業協調發展試驗基地。
石門橋未來產業發展策略主要是:鼓勵特色產業、引導新興產業、限制高耗產業,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加快壯大以鏈輪生產為龍頭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生態農業、旅游觀光為主的優勢產業體系,以此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石門橋鎮是任丘市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陣地,村鎮的發展離不開與任丘市社會經濟方方面面的互動聯系。因此,石門橋鎮不僅需要強調內部各組成部分(鎮區、村莊)的相互協調,更應積極促進城、鎮、村間經濟社會聯系向外的擴大與加深、建立新型城鄉關系、依靠城鎮對鄉村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加快推進鄉村地域的城鎮化進程。
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思路,結合整體開發計劃,對鎮域內鎮區、村莊居民點、工業園區、農業園區等現狀布局進行優化調整,形成一個鎮區綜合服務中心、兩條城鎮發展軸、先進制造業研發生產基地和城郊萬畝森林旅游基地的“一核兩軸兩基地”空間結構。
從村多村小的實情出發,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將石門橋鎮定為“三區同建”示范點的機遇,對現狀鎮域內分布散亂的農村居民點進行優化整合,并實行增減掛鉤、聯村并建,成熟一個啟動一個,大力推進農村新型社區與工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三區同建”,并與產業發展、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相關規劃“多規融合”,規劃建設水上樂園、汽貿城、先進制造產業園、智慧物流園、創新產業園、萬畝現代農業園、鄉村觀光休閑園,著力推動農民向社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方便群眾就地就近就業。
鄉鎮發展首先要以不破壞生態環境為前提,通過保護和利用石門橋鎮的自然生態資源,優先保證市域生態廊道的形成,以小白河為濱水休閑綠帶,106國道為綠化軸線,大廣高速為綠化景觀廊帶,以森林公園為生態景觀核心,對外融入市域生態格局,對內搭建生態骨架。并依托良好的生態景觀資源,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現代農業等體驗式農業,為整個石門橋鎮構筑良好的生態環境,又能吸引市區及周邊人群,促進產業發展,形成“綠中有鄉,鄉中有綠,相互滲透,相互協調”的都市村莊。
石門橋鎮按照“三區同建”的原則,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源條件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短板,顯著縮小城鄉差距。努力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2017,10.
[2]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7,12.
[3]任丘市石門橋鎮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