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睿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湖南長沙 410205)
與傳統的建筑設計有所不同,綠色建筑設計要求在各個環節中改進優化,根據建筑設計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與節能理念融合,采取科學、可持續的思路進行建筑材料選擇和建筑方式選取,在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重視節能環保。工業建筑作為承載了工業時代的歷史、藝術、技術和科學價值的重要建筑物,依托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建設生態節能型工業建筑,已成為工業企業更新的一種重要手段,值得引起高度重視和關注。
綠色建筑設計就是要求在建筑工程項目運行中可以做到資源的有效應用與循環應用,避免對自然環境發展帶來任何的負面影響,從而完成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要求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物。綠色建筑技術注重低耗、高效、經濟、環保、集成與優化,是人與自然、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手段。
①簡單高效開發設計原則。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一定要深層次挖掘資源的應用價值,減少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資源投入,從而達到高效節能的目的;②整體環境優化原則。建筑工程項目設計工作開展難度較大、內容較多,建筑設計人員需要保證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質量不會受到影響的前提下,擴展建筑工程項目建設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環境進行優化,使得建筑工程項目可以更好的融入到自然環境中去;③健康經濟舒適設計原則,遵守這一設計原則主要是為了保證建筑工程項目的實用性。
相關工作開展前,設計人員需要加強自身對區域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了解認知程度,將工業建筑與區域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進行有效融合,以充分彰顯工業企業的文化和精神??傮w布局、功能區域劃分、單體建構筑物設計時,設計人員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環保意識、創新意識,最大限度的應用原有區域環境空間結構及相關資源,加強環境綠色建設,整合工業建筑的區域環境資源,進而為工業生產及企業員工創建一個舒適、健康的生產生活環境。
以往的一般情況下,設計人員針對我國工業建筑布局上會選擇按工藝生產流程的“線性”的布局方式。而如今針對現在“綠色”工業園區建設中,設計人員需要堅持開放和整合的空間設計思想,在工業園區內為了加強資源的共享性,更為高效、合理的對工業生產用地、生產原料、生產設備利用,設計人員在布局方式上需要進行轉變,選擇比較集中的工業建筑布局方式,來進行生產用地的當下規劃及今后可持續發展的配套擴建規劃,從而保證工業園區整體運行的高效性。
我國工業生產的工藝和生產方式是不斷發生變化的,工業企業發展過程中也會不斷引進很多更先進的生產設備。如果原有的工業建筑不能滿足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設備應用需求時,則工業企業有必要重新進行工業建筑工程建設,這不僅會增加工業企業生產的成本投入,也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中需要預先預留相應的設計荷載,考慮建構筑物內部結構的靈活性,采用鋼框架的建筑結構形式,以達到鋼平臺的位置的可變化性,強調鋼樓梯的可生展性,門窗大小的可調節性,為后續建筑改造工作開展提供可能;前期設計為多種管道設備敷設提供一定的預留空間,有效提升工業建筑的適用性,保證工業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可以滿足工業企業的生產需要。
工業生產不可避免的有廢水、廢氣及固體廢棄物的產生,設計人員應結合工業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運用綠色建筑設計理念,最大化的采用自然通風、采光及雨水回收等措施做到節能減排。采用合理的污水循環改造、煙氣冷凝循環、廢固再加工等再利用生產工藝,以達到減排降污,變廢為寶。另外,還應注意智能化的應用,通過布置監控及感應設施,通過高度的自動化控制,以達到生產原料及相關能源的合理調配,從而減少能源浪費降低生產成本。為企業贏得等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確保工業建筑綠化設計目標的實現。
某工業建筑基地用地面積為66700m2,總建筑面積8萬m2。園區設計依據對周邊自然環境的分析以及已有景觀元素的整合,將生態維護和修復的理念融入本案,共同構建了一個生態和諧的景觀系統。
4.2.1 景觀與生態系統
規劃設計在充分尊重、保護廠區用地內現有綠色、水體等生態要素的前提下,遵循空間景觀視線的滲透與生態延續的原則,通過謹慎的規劃設計,整合、梳理廠區綠化系統,并與工商河及其兩岸的綠化、水體等生態要素相銜接,優化并提升了景觀形象。充分發掘現有建筑及工業構筑物的景觀價值,結合富有時代特色的主題性新景觀要素的植入,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多層次復合的景觀系統,促進工業建筑與城市的互動融合。
4.2.2 道路交通組織與停車
采用“環軸相扣,人車分流”的交通體系?!拜S”為主要景觀步行系統;“環”為場地外圍的環形車道系統,其是整個工業建筑唯一的機動車道。從環路上又生長出各功能組團的支路系統,緩緩滲透,以滿足各功能組團的交通需求。車行道路在廠區外圍,實現真正的人車分流,保證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時道路系統與建筑流線系統構成一個網狀系統,提高了交通組織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減少了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
4.2.3 建筑單體設計
工業建筑設計的各個細節中也需要融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例如生產空間和辦公值班空間的不同節能理念應用,同時重視設計細節中的節能方式選取,例如合理的窗墻面積比,以達到有效的自然采光通風;建筑形態設計意在延續傳統建筑風格的神韻,造型采用簡單方塊的現代主義工業建筑風格,明快大方;外墻材料以玻璃、鋼材和石材為主,建筑內部所使用的鋼梁架結構體系以及造型獨特的建筑構件,充分展示了建筑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同時還結合鋼構架來診釋建筑風格,通過尺度、顏色,透光度的對比力求豐富而統一,上述這些均體現了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在工業建筑設計中的融入。
通過上述討論和分析不難發現,當前工業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融合與實踐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需要將資源能源的節約和可持續發展作為兩大工業建筑設計目標,同時融入綠色建筑設計的理念,在可持續的視角下推動工業建筑設計的創新,從工業建筑設計的各個細節入手,合理利用我國儲備豐富的可再生能源,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在建筑行業的落地生根。
[1]丁研,何心,潘九生,等.天津某社區文化中心的綠色建筑技術評價分析[J].工業建筑,2016,46(12):31~34.
[2]楊斯玲,蔣根謀,金峻炎.基于SPA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案區間數多屬性評價[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17,34(3):19~26.
[3]董書蕓.綠色建筑理念在地鐵節能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都市快軌交通,2016,29(1):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