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嬋 李 輝
(大連財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 遼寧大連 116600)
旅游地產主要指的是將房地產業和旅游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產業進行結合,形成順應市場需求的新興產業。房地產業和旅游業作為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兩大重要支柱,它們的交叉與融合符合當今的發展趨勢,是一種新型的地產模式。
如今,人們的旅游模式已經逐漸舍棄曾經的“追趕式”觀光旅游和商務短期旅游,更傾向于選擇自己喜歡又休閑放松的地點進行長期居住的休閑度假型旅游。個性化休閑度假的旅游模式開啟了中國社會消費的新方式。目前,為了使房地產的價格可以適當下降,政府制定了對應控制房地產過度發展的措施。比如采用提高土地的管控、加強房地產投資比例的控制、提高房地產交易稅等方法,使房地產發展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在這些宏觀調控措施及金融政策的影響下,房地產企業應該高度重視旅游地產這一新概念,并且需要從實地情況出發,摸索出適合旅游地產發展的道路[1]。
旅游地產屬于旅游行業和房地產行業進行結合產生的新行業,其主要發展可以具備旅游性質的房地產,其特征為:
(1)在選擇房地產項目建設的地址時,需要臨近旅游景區,其需要借助具有特色的旅游資源,打造集旅游、居住為一體的地產項目,這種項目具有鮮明的文化色彩,不僅可以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也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
(2)旅游地產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傾向于休閑旅游或者休閑度假的游客,而且需要使其購買或者租賃的需求。
(3)旅游地產要向住客提供齊全的日常配套設施和優質的服務,以及還要滿足游客購物、運動、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需求,使客戶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度假環境。
(4)旅游地產需要具備較強的居住性,因此其具有進行配套的相關設施,也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旅游地產雖然是多元化產業,經營理念也各有不同,就我國目前而言,對于旅游地產開發的模式有以下四種:
由于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市中心的地價不斷上漲,導致了城市空間不斷向城區邊沿擴展,因此,市中心給旅游地產騰出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市中心街景模式是以城市背景文化做依托,有一定的商業文化累積,在市中心的商業圈內注入旅游的文化元素,可以有效促進城市形象的提升,使城市更具有發展的空間。而且旅游城市化可以有效吸引人口聚集,提高城市環境的管理的有效程度。同時結合城市中心街景開發,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形成良好的城市精神文化,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和自然風景息息相關的旅游地產,其需要借助優美的景觀,吸引旅客的注意,才能得到有效發展。但是,適合旅游地產大面積開發的自然風景區地段大多處于郊區,位置偏遠,與城市中心有一定的距離,導致一些日常設施尚未得到完善,所以需要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這方面資金的投入,完善自然景區的內部條件。旅游地產在開發過程中要對生態環境做好保護措施,優化資源優勢,遏制對景區資源的過度開發,保證自然風景區和生態環境的完整。
旅游地產的開發跟當地的歷史背景和人文風俗結合在一起,可以將當地的風俗文化發揚起來,是一項綜合性的旅游地產。中國歷史文化淵源流長,是中華民族難能可貴的瑰寶,同時也是該類型開發模式的主要靈魂。帶有文化色彩的景點有著別具一格的魅力,引人入勝、流連忘返。讓當地的歷史文化遺產牽動著旅游地產的發展,張揚當地獨具特色的自然風貌和人文風俗的魅力,提升旅游地產的內在價值,往往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近年來,主題公園的建設在我國掀起一陣熱潮,例如廣州長隆游樂園,將主題公園和旅游地產結合在一起進行共同開發,這不僅符合人們的休閑旅行的需求,也可以帶動當地地產的健康發展。主題公園對游客有著不可小覷的吸引力,它能夠聚集人流量,帶來游客的消費收入。通過這種方式,主題公園可以成為支持旅游業的重要力量,也可以為推動房地產利潤提升貢獻力量,最終完成旅游地產的發展目標。同時,將主題公園與旅游地產捆綁式開發可以輕易以低價拿到土地開發權,提高最終收益。
在一些景區的開發過程中,開發商為了給游客打造一個角度比較好的觀景臺,只是單方面的考慮了游客的觀景效果,肆意開辟景區資源,忽略了無規劃的開發給景區環境帶來的嚴重影響。另外,開發商在一些景區的周圍新建了許多房地產業以及配套的服務設施,這些現代化的建筑與景區環境以及老建筑難以相融,與整個景區的文化景觀產生沖突。在旅游區大肆興建建筑設施,毫無規劃的擴大旅游地產建筑群、修建旅游設施,大量建造人為地產景觀,造成了景區景觀從自然化到城市化、商業化的演變,使原生態的風景區喪失了的景觀功能,失去觀賞價值,導致景區的商業氣氛過于濃烈,破壞了景區古色古香的意境,失去原有純真恬淡的自然韻味。
我們要學會科學的合理性規劃是旅游地產建設。比如政府和開發商之間需要進行建立良好的關系,維持雙方的利益,做好統籌規劃,達到環境效益及經濟效益進行有效結合的目的。①政府需要在進行旅游地產項目建設之前制定長期的規劃,以免出現旅游房地產管理過于表面的問題。接著要對新開發的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查以及選址,使景區當中的地產建設得到有效規劃,使旅游房地產的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達到一致,維護當地的景觀文化。②開發商在開發過程中應該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和完善原有的生態景觀,尤其是要防止過度開發以及毀滅性開發的存在。旅游地產開發的收益要建立在保護景區動植物生態環境以及文化生態上,主張經濟、社會、環境獲取共贏的局面。③對于建違規違法的建筑項目要及時拆除,以景區環境的未來發展作為優先考慮,旅游地產項目建設數量和建設方式,維護景區環境的美化。
旅游地產的興建離不開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項目的開展勢必就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與此同時,旅游地產正式開始運營之后,勢必離不開酒店、飯店、商場等供游客消費的地產建設,不可避免的產生污水、油煙等生活垃圾;參觀景點的游客也會制造出許多固體垃圾,如此一來,就嚴重的阻礙了景區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譬如,桂林的漓江、張家界的茅巖河,德天瀑布以及九寨溝等等水體類型的風景區,修建了一些供游客駐足觀賞的建筑群,其所產生的廢水、排泄物等人造垃圾多數是排入河湖中,污染了水體生態。旅游地產的開發放眼當今多數的著名旅游景點之中,摻雜著的現代化建設隨處可見,“山中出現人造小城”“自然景區摻雜人造街景”等等現象已經不再陌生,迫使具備生態功能的自然景觀價值大打折扣,這種自然風景區商業化的不和諧現象,是一種視覺上的“污染”。在我國的城市化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周圍的自然環境不斷的開發,迫使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原生態環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由此可見,旅游地產對景區的過渡開發,影響了旅游資源和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地產的建設需要對現狀和未來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即要重點圍繞著開發區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生態環境等因素來進行建設。①需要注意挖掘當地旅游景區的文化內涵,使房地產項目可以凸顯自身的文化性。而這種文化性需要使旅游地產和旅游景區進行有效融合才能,因此需要盡量減少地產建設過程中對旅游景區的損害,即需要減少現代建筑在景區當中的建設,需要盡量增加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建設,使建筑物和景區融為一體。②如果旅游地產找到景區遭到破壞,這對旅游地產的發展也及其不利,因此需要從旅游地產建設前、中、后這幾個階段進行嚴格控制。在建設前期需要使旅游地產建設提出生態環保工程建設的方案,其中要重點強調如何解決施工對水資源、土地污染的問題,在得到有關部門同意之后才能動工。而在建設期間,有關部門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監督,確認施工單位是否按照需要既定方案進行。在施工完成之后,需要進行確定其對旅游景區的環境、整體協調性沒有影響才能使其進入正常銷售。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進行糾正,使旅游景區的獨特優勢得到有效保護。
為了使旅游景區的周邊環境的生態質量得到維持,需要在發展旅游地產的時候,加強環境保護,才能使雙方均有了良好的發展。首先通過有效地產開發促進環境保護,以環境保護使人們可以有了一個良好的旅游體驗。要想達到這一目的,當地旅游部門需要嚴格執法,堅決杜絕違法建筑的產生,使旅游房地產業得以繼續發展。比如遇到人工景觀嚴重破壞景區的大自然環境,導致景點的開發與環境保護無法諧調發展的情況,需要重點進行處理,使旅游資源得到有效開發的同時,完成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并且政府部門也需要進行監督,確保開發商嚴格執法,照章建設,實現有效規范旅游地產市場的目的。
旅游地產不屬于一次性消費品,它更傾向于較長久收益的投資,但是如何吸引回頭客就是這個旅游地產業內應該深思的問題。根據我國目前各地的旅游地產狀況來看,主題公園都是千篇一律的游樂設施和動物表演,欠缺了特別吸引人的特色;一些理應讓游客細細品味其風情的古街老巷也充斥著商業的氣息,失去了原有的味道;那些見證了歷史的名勝古跡也大都是只留下了一句空殼,其中豐富的內涵早已悄無聲息。
在保護景區原有韻味的前提下,旅游地產項目的開展還要進行創新,它是旅游地產發展的靈魂。除了合理策劃建筑項目的規模尺寸、功能作用、色彩搭配與布局氣氛,創意方面也不可忽視。畢竟再完善的旅游地產項目,經過時間的洗禮,缺乏新意也會導致其失去特色和魅力。調查顯示,美國迪斯尼每年的客流量都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它的成功就跟它時常更新娛樂項目分不開,所以,旅游地產項目要以不斷創新的形式去滿足游客休閑游玩的愿景,從始至終都有極好的創意去吸引游客駐足。
旅游地產屬于旅游業和房地產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而且其也受到國家的關注,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由于相關的開發經驗不夠豐富,旅游地產項目還存在著許多不可預見的難題和投資風險,有了合理有效的應對措施和策劃,才能避免或者降低難題和風險帶來的影響,這也是我們今后應該深入探討的課題。
[1]沈 飛.旅游房地產悄然起步[N].中國經營報,2001,6:3~4.
[2]丁 姍.中國旅游地產開發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9,11:19~20.
[3]王鵬志.我國旅游地產開發現狀、挑戰與對策研究[M].當代經濟,2015,0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