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在北美西北角,有一個地方,東面是加拿大,西面是白令海峽,南北分別是浩瀚的太平洋和寒冷的北冰洋。這里森林密布,吸引了大量的鳥類來此棲息,其中以被土著人稱為“慈悲鳥”的鳥類數量最多。這種鳥在撫養幼鳥時,只要聽到跟幼鳥的饑餓叫聲相同的“餓啊餓啊”的叫聲,便立刻飛過去,將嘴里的食物投向發出叫聲的地方,叫聲越大,它們捕食越勤,投的食物也越多。
生活在那里的一部分土著人,利用慈悲鳥的慈悲心,打起了慈悲鳥的主意,他們學著幼鳥的叫聲,坐在一塊地毯旁邊,不停地叫著“餓啊餓啊”,便引來無數慈悲鳥飛來投擲食物,等地毯上堆滿了魚蝦和蛤蜊,他們便滿意地打包回家了。
突然有一天,一場大火毀掉了島上的森林,慈悲鳥被迫遷走了,那些一直被慈悲鳥“關照”的人的生活便亂了套,他們有的人習慣了慈悲鳥的“關照”,除了會喊餓外,不會也懶得干別的事情,于是便跑到大街上繼續喊餓,淪為乞丐。
有一所中學校長,他的外甥畢業后進了這所學校當老師,為了“關照”自己的外甥,別的老師要上兩三個班級的課,他卻讓外甥只上一個班級的課。大樹底下好乘涼,有校長舅舅的“關照”,這位外甥樂得逍遙自在,教學上也沒什么大的長進。幾年后,校長退休了,新任校長不再給予老校長的外甥以“關照”,兩個班級的課以及班主任的事務讓外甥叫苦不迭,對舅舅怨聲載道。他后悔當初舅舅對自己的“關照”是害了自己,校長也追悔莫及,連連嘆氣。
每個人都應該正確看待別人給予的“關照”。說不定,現在的關照,就是養成將來的軟肋,它只不過是在你成長的路上挖下一個溫柔的陷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