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霄,劉茂野
(1.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山西 運城 044000;2.中國聯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目前,工程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逐步趨于信息化,而隨著BIM逐漸在建筑領域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 由于社會對當代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有著更高要求,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更要幫助學生陳宏芬認識BIM技術的全面認識,讓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綜合素養,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進程進行優化與調整,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掌握BIM應用技術,豐富個人教學實踐經驗,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逐漸增強個人技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專業性建筑人才,進一步推動當代建筑行業的發展與革新。
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過程中,工程造價專業作為一項邊緣性較強的學科之一,融合了多方面知識,包括財務管理、土木工程等,應用性較強也是該學科的重要特點之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灌輸式教學,但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缺乏對該專業的感性認識,而運用BIM進行項目情景的描述教學, 增加課堂教學的直觀化與生動化。
在調查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BIM技術在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教學充分融合與應用,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構造,逐漸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實踐應用相關能力。與此同時,BIM技術的融合應用對高職院校工程造價課程專業產生了較大影響,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教學趣味性,也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讓師生共同研討相關課題,保證了教學效率。由此可見,BIM 技術在高職工程造價專業中開設的兼容性是不言而喻的。
通過調查與研究可得,目前有很多高職院校的領導團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并沒有認識到BIM專業人才在應用市場中的巨大潛力,因此并沒有給予相應政策進行科學化引導與支持。對于高職院校而言,由于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禁錮,導致實踐教學開展困難,缺少相應實訓基地與設備。 因此,要想實現工程造價人才的有效培養,就要求學校教師要盡快轉變傳統思想認識,轉變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
實際上,BIM技術的工程項目本身包含著相當豐富的數據信息,必須要有相應實踐平臺作為教學依托,進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此外,高校也需要逐步完善優化該教學時間平臺的軟硬件功能。在軟件方面,高校應當及時引入建筑信息模型管理體系,確保其功能體系更加完整。而在硬件教學設施完善過程中,教師更需要緊跟時代步伐,逐步完善信息化教學課程,讓學生能夠享受到信息化教學優勢,增強學習感知,逐步完善教學實訓平臺建設。
與其他本科高校不同,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目標是為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提供更多優秀的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然而,想要實現這一教育目的并非易事,要依托于合理且科學的課程內容,才能夠有效實現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的根本教育目的。因此,在原有課程設置體系基礎上,要增設BIM理論課程以及BIM建模應用課程,并結合教學實際增設其他專業課與實訓課,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 實現理論與實際充分結合,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高職院校BIM技術人才的培養有著更為全面的要求和指導,不僅要在教學過程中夯實基礎知識與能力,也要在實訓建設中逐步提高自身核心素養。因此,務必要即使建設實訓平臺,讓學生在學以致用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實操能力。 因此,學校務必要不斷加強真實可靠的校企合作,保障學生安全的基礎上加強動手實踐訓練,并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訓機會。
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由于學生將深受教師的影響,故發揮教師的引導和滲透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要想培養更多符合建筑綜合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就必須要保證該專業師資力量的不斷提升,可以通過師資培訓、參加交流會議、參加BIM等級考試等方式, 促進教師團隊理論與實踐能力的雙重進化,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隨著BIM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不僅促進了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也為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因此,為了滿足社會對該專業人才的具體要求,就必須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進行調整與優化,豐富傳統教學和實踐活動,加強校企合作,逐步優化實踐教學體系, 逐步擴大高職院校師資隊伍,進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