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輔華
(江西贛南地質調查大隊,江西 贛州 341000)
水工環作為水文地質勘察,工程地質勘察,環境地質勘察的結合體,在地質勘察與研究中,引入先進的地質研究理論,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創造出符合國情的地質研究新理論,這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探索意義。水文地質專業主要研究地下水起源、形式、分布規律、資源開發利用等知識;工程地質學主要研究巖土性質、工程動力學、工程地質勘察理論等相關方面知識;環境地質主要研究的是地質學和地理學等理論,是一門介于地理學、地質學、環境科學之間的科學,通過合理運用地質資源,有效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
開發并利用地下水資源,水文地質勘查中,首先進行相應的勘探工作,將相應的勘察工作分為專門勘察和水文普查這兩項技術,其中的水文地質勘察則包括水文地質測繪、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質試驗、地下水動態觀測、勘察報告等內容。比如某人員在水文地質勘查中,將相應的勘察工作分為綜合水文地質勘察,供水水文地質勘察,工程水文地質勘察以及特殊項目水文地質勘察這幾個部分,有針對性的開展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1]。繪制綜合水文地質圖,從而對相應的地下水類型、含水層水性、地下水供給、動態特征、徑流等內容進行有效分析,充分掌握地下水資源狀況,供水水文地質勘查中,主要運用測繪、測試、鉆探等方法,查明地下水含水層的分布、地下水形成條件、埋藏條件、補給量、動態變化等內容,安裝供水井,從而有效的開展地下水開采工作。
日常工作中積極了解工程地質勘察任務,根據工程建筑所處地段,及時有效勘察要求,以此來正確的反映工程地質條件。運用科學手段查明不良工程地質作用及地質災害狀況,便于全面掌握工程地質現狀,結合相關資料,進行精心勘察,然后完成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積極了解工程地質勘察工作具體內容,及時進行調研,查明建筑場地工程地質狀況,便于對相應的建筑場地作出科學、公平的地質勘察評價。在測量進行放點勘探,繪制工程地質平面圖,了解水砂原狀,進行科學的原位測試,繪制工程地質勘察技術報告,向相應的勘察資料及時歸檔,明確的規定工程地質勘察的主要內容、勘探測試方法、資料整理方法。
掌握環境地質勘察工作主要內容,明確其技術要求,比如地質特征、地質構造、地層巖性等,將相應的工程建設地質環境進行科學評價,更多的了解工程建設對環境地質勘察工作的影響,便于進行更細致的工作規劃。環境地質勘察工作總結起來有這幾點:環境污染問題,如:土壤、大氣、水體污染等;生態退化,例如植被破壞、疏干排水破壞地下水均衡系統、地下水水量減少、地質遺跡破壞、地表水水量減少、地形地貌改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人文景觀破壞;地質災害,如崩塌、泥石流、地下巖爆、突水、地裂縫、滑坡、地下熱害等。在環境地質勘察中,注意水體污染問題的評價,積極控制大氣污染,在勘察范圍內展開有效的大氣污染調查和監測,及時分析大氣污染源的主要成分、存在類型、具體位置、排放量。根據實際情況來研究溫室氣體,高度重視大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運用專業技術,科學預測大氣污染的發展趨勢,同時提出科學、合理化的改善建議[2]。掌握水體污染問題的解決措施,合理的排放廢水、廢氣,有效的保障水環境地質勘察質量,借助環境保護法,水環境影響評價法,進一步完善水環境地質勘察工作。將水環境地質勘察技術積極運用在日常工作中,構建完善的水環境責任保護制度,及時形成一整套規范、專業的水環境地質勘察保護機制,切實保護好水資源。進一步完善水環境污染防治設施,確保水環境地質勘察設備的合理運用,依法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對于已經出現的水污染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依法打擊水源污染行為,并做好水污染預防,最大程度減小水污染影響范圍,為人們創設一個更為和諧、健康的生存環境。
將水文地質勘察技術廣泛用于環境地質勘察過程中,充分意識到水文地質勘察技術是環境地質勘察工作的重心,將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結合起來,展開有效的地質調查,快速的完成地質勘察工作。綜合性的展開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等條件,進一步研究與人類經濟活動有關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等實際問題,有效的查找地質災害的誘發原因,分析有關影響因素、活動規律等內容,同時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建設、管理、國土整治等工作需求,對目前的地質環境進行科學評價,便于正確的認識勘察工作,從地質環境、地下水資源的角度出發,及時、認真的完成城市建設發展規模及產業結構的實時優化與調整。利用水文地質勘察技術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條件、含水層程度、富水區范圍,明確地下水的運動規律,進一步掌握地下水動態的控制方法。借助工程地質勘察技術調查地質構造,掌握地震活動情況,明確地質時代及工程地質特征,便于正確的評價地基的穩定性。
充分利用水工環地質勘察技術,拓展勘察技術的運用范圍,充分了解水工環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深遠意義。有針對性的開展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及時進行調研,有效分析相應的地下水類型、含水層水性、地下水供給、動態特征、徑流等內容,掌握地下水含水層的分布、地下水形成條件等知識。查明建筑場地工程地質狀況,展開有效的不良地質現象整治工作,及時完善地質勘察資料,完成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從而有效提升水工環地質勘察質量及人員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