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濤
“他們兩個因為不按規定佩戴勞保用品,昨天被我現場查到后,分別按規定開具安全罰款100元,怎么今天班長在會上通報的時候,就變成了每人罰款20元呢?”從早班班前會上下來,某企業運輸隊維修班安全員李師傅百思不得其解,到班長那里問個究竟。
“不就是沒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嗎,多大個事,象征性的罰點款,意思意思就得了?!泵鎸顜煾档馁|詢,班長不僅承認了自己對安全罰單打了折,話語里還頗有些責怪李師傅小題大做的意思。
李師傅找到隊上反映這件事。讓李師傅欣慰的是,隊上很支持安全員的工作,不僅批評了班長,還責令班組按規定對違反勞保用品穿戴規定的兩名職工進行經濟處罰。
按規定開具的安全罰單居然可以打折,讓原本高高舉起的安全管理大棒輕輕落下,安全管理的威懾性和制度性何在,產生的效力如何,自然一目了然。雖然這個例子發生在企業的基層班組,但是我們身邊,這樣的現象并不鮮見,安全罰單打折扣或縮水背后的原因更值得關注。
有些企業內部安全監管軟弱無力,在安全檢查、管理和監督上,不擔當、不碰硬,本該嚴厲追責的顧及情面,泛泛批評幾句,本該嚴格經濟處罰的,不痛不癢的象征性罰點款。
還有些企業安全問題一大堆,被上級或安全生產監管機構查出了問題,不是內部嚴格追責、積極整改,而是無視上級的檢查整改要求,簡單處罰之后,睜只眼閉只眼,逐級淡化處理,以假處罰掩蓋真違規,欺上瞞下,依然默許,任性的包庇和袒護縱容,小問題演變成為大問題。
就安全管理而言,對違反安全規章制度的單位或個人進行經濟責任追究,是安全生產檢查、管理和監督的重要手段,目的不在罰款,而是通過嚴格的經濟責任追究起到威懾和警示作用,確保生產秩序正常和安全規章制度的有效執行,減少和防止生產安全事故。
開具了安全罰單,就要嚴格執行,打了折的安全罰單,必然使安全管理的嚴肅性和制度性大打折扣,難保不讓安全罰單成為“一張廢紙”。安全罰單縮水打折扣,從表面看是安全監管的方式和力度出了問題,其根子是沒有將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未能將“發展不能以犧牲人民生命為代價”的安全發展理念牢記于心、外化于行。
希望各級各崗位都要樹立從嚴管理、嚴肅追責的安全監管意識,對那些違反安全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單位和人員,要真追責、敢追責、嚴追責,動真碰硬,一抓到底,一查到底,追責到底,不打折扣,不走過程,僥幸心理要不得,方能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