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燒過程中,二惡英的生成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活垃圾中本身含有微量的二惡英,由于二惡英具有熱穩定性,盡管大部分經高溫燃燒得以分解,但仍會有一部分燃燒后隨煙氣排出。
(2)燃燒過程中由含氯前體物生成二惡英,前體物包括聚氯乙烯(是經常使用的一種塑料)、五氯苯酚(是紡織品、皮革制品、木材、織造漿料和印花色漿中普遍采用的一種防霉防腐劑)等,燃燒中前體物分子通過重排、自由基縮合、脫氯或其他分子反應等過程會生成二惡英,這部分二惡英大部分經高溫燃燒被分解。
(3)當燃燒不充分時,煙氣中產生過多的未燃盡物質,在300—500℃溫度環境下,經高溫燃燒已分解的二惡英遇到適量的觸媒物質(主要為重金屬,特別是銅)將重新生成。
盡管焚燒可能產生二惡英,但只要控制燃燒的條件,比如讓煙氣在爐子里停留的時間長一些就可以大幅度減少二惡英的產生。
(1)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01)的焚燒爐,控制燃燒溫度,確保煙氣在燃燒室內溫度達到850℃以上的區域停留時間不小于2秒,使二次燃燒的氣體形成旋流,使燃燒更完全、更充分,使二惡英充分分解。研究表明,二惡英的生成和一氧化碳濃度有很大關系。運行中調節一、二次風量和配比,并通過二次風來加強擾動,使垃圾燃燒更加充分,從而控制煙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及二惡英的生成量。
(2)當煙氣溫度降到300~500℃范圍時,少量已經分解的二惡英將重新生成,因此,設計考慮盡量減小余熱鍋爐尾部的截面積,使煙氣流速提高,以減少煙氣從高溫到低溫過程的停留時間,以減少二惡英的再生成。
一是在煙氣凈化系統的煙道上布置活性炭導入裝置,將比表面積大于700m2/g的活性炭噴入煙氣,以吸附二惡英。同時,布袋除塵器中,當煙氣通過由顆粒物形成的濾層時,含塵煙氣中殘存的微量二惡英仍能被濾層中未反應的Ca(OH)2或CaO粉末、活性炭粉末等所組成的粉餅層過濾和吸附而得到進一步凈化。
二是選用高效布袋除塵器,采用高效濾料,將附有二惡英的飛灰過濾收集后,用“螯合劑+水泥+水”穩定化處理。
生活垃圾中有機物的腐爛分解,不可避免地將產生惡臭污染。惡臭污染源主要來自進廠的原始垃圾,垃圾運輸車在卸料過程中和垃圾堆放在垃圾儲坑內散發出帶惡臭的氣體,其主要成分為硫化氫(H2S),氨(NH3)等。
為了控制焚燒廠產生的惡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垃圾本身是有臭味的,因此不排除運輸沿路有臭味,這方面,主要是采用密閉性、具有自動裝卸結構的運輸車來運輸垃圾,盡量減少臭味外溢;
(2)垃圾運輸車進入車間后,通過卸料門將垃圾傾倒進垃圾坑中。垃圾卸料門為電動提升式,由專人控制,運輸車完成卸料后及時關閉,使垃圾坑密閉化。
(3)垃圾卸料大廳總入口設置空氣幕,以防止臭氣外逸。
(4)垃圾坑為密閉式,風機的吸風口設置于垃圾坑上方,使垃圾坑和卸料大廳處于負壓狀態,不但能有效地控制臭氣外逸,又同時將惡臭氣體作為燃燒空氣引至焚燒爐,惡臭氣體在焚燒爐內高溫分解,氣味得以清除。為避免臭氣外逸,垃圾坑廠房為封閉廠房。
(5)在廠區四周種植一定數量的高大喬木,減少影響。
(6)為防止在全廠停爐檢修期間,垃圾坑的臭氣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坑內臭氣經活性炭廢氣凈化器凈化后排至室外。定期對凈化器出口的臭氣濃度進行檢測,當臭氣出口濃度達到國標控制限值,及時更換凈化器內的活性炭,廢棄的活性炭將與生活垃圾混合進入焚燒爐內進行高溫焚燒處理。
(7)滲濾液處理系統為密閉結構,頂部設導氣管,產生的沼氣以及臭氣通過導氣管、抽風機導入垃圾儲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