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育林
(山西長治王莊煤業有限責任公司)
煤炭行業具有較強安全風險,在生產過程中,特別注重安全生產工作。國家對煤礦安全生產問題也十分重視,強調安全第一,以人為本,必須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為職工的生命財產提供保障。在2012年期間,由于煤炭產能和進口煤大幅度增加,煤炭行業進入了經濟下滑階段,產生供遠遠大于求的現象,導致我國很多煤礦企業的經濟狀況大不如前,甚至出現了經濟虧損情況,也直接影響到職工的福利待遇,此外煤礦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效率降低,監察監督裝備技術水平落后,嚴重制約了煤礦企業的發展。所以,在當前煤炭行業這種新常態下,如何做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1.1 國家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新要求無法滿足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依法治國做出了全面部署,并公布全新的《安全生產法》[1],使其落實到煤礦企業管理中,因此,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將全面把工作的核心放在依法治理上,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有法可依,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開展工作,為煤礦企業嚴格管理、安全生產提供有利保障。但是,在實施新《安全生產法》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導致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實效性不強,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煤礦企業領導缺乏法律意識,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沒有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開展工作,出現非法違規組織生產建設的情況,還有一些企業負責人沒有及時、正確地向相關部門匯報已經發生的安全事故,甚至出現謊報、不報等惡劣行為,導致依法治礦、從嚴治礦的發展策略無法有效落實,故而導致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存在較大隱患。
(2)缺乏基層安全監督管理力度,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有設置科學合理的機構,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同時裝備技術水平低、缺少執法經費等情況都會導致基層安全監督管理執法力度和執法力量的缺失。
(3)沒有構建出科學完善的煤礦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并且國家和地方部門執法工作機制缺少統一性,沒有明確劃分各部門的權利和責任,并且缺乏良好的協調,導致在實際的安全管理過程中缺乏規范性,出現管理重疊、管理目標不一致等情況,不能嚴格地按照法律法規開展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1.2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困難重重
在新常態的背景下,煤炭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影響,同時煤炭市場的競爭力也越發激烈,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導致煤礦企業在運營和管理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煤礦企業安全管理缺少經費支持,無法購置全新的安全裝備,安全教育培訓設施不健全,增加了煤礦安全生產的風險性。
(2)煤礦企業的經濟運行狀況不佳,部分企業還存在經濟虧損等情況,導致企業職工的福利待遇水平下降,甚至無法按時發放工資,企業安全管理專業技術人才和普通職工大量流失,并且以當前煤礦企業的發展形勢,很難招收人才。
(3)部分煤礦企業非法違規行為逐漸涌現。
(4)煤礦企業過于看重經濟利益,將發展方向轉為生產,未將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出現重生產、重效益、輕安全的情況。
(5)在新常態的影響下,一些煤礦企業運營的時間不固定,時而開工,時而停產,導致企業無法連續運行,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動態隱患。
(6)礦井緩建或者停建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礦安全生產的風險性,并且在短時間內這種安全隱患無法排除。
以上問題對于煤礦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工作產生很大影響,安全生產工作面臨極大的挑戰。
2.1 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制定
在煤礦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并認清當前的發展形勢,全面提升煤礦安全生產的“紅線”意識[2],堅持將職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實現“零死亡”的發展方針,把保護職工生命安全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在此基礎上,煤礦企業要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機制,形成齊抓共管、一崗雙責、黨政同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明確各部門的職權和職責,讓所有干部職工和各部門都能夠共同協調開展安全管理工作。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舉辦有意義、有成效的安全主題活動、安全競賽、消防演習等,從而帶領企業職工共同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安全防護技能,并將安全生產作為績效考核的一部分,全面落實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嚴格按照考核指標進行相應的獎懲,進一步增強企業職工的安全意識,為煤礦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2.2 煤礦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加強
對于煤炭行業來講,其工作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在實際作業過程中會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因此,基于當前新常態的背景下,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必須重視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加大排查力度,并提前預測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對現有的隱患進行分析,制定出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但可以起到預防事故發生的作用,還可以在事故發生時,第一時間采用相應的辦法解決問題,將煤礦企業的損失降至最低。在這一過程中,煤礦企業應制定隱患排查制度和防治策略,同時借鑒國務院安委會開展的煤礦隱患大排查活動經驗,充分結合實際情況落實隱患治理、排查工作,認真做好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工作,定期或者不定期監控和巡查現場,并將此項工作列入到煤礦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內容中。此外,煤礦企業還需要對井下電氣設備的安全性、水文地質、通風管理、瓦斯治理、采掘布置、礦井系統運行平穩性等進行全面排查,從根本上對煤礦生產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防治,全面提高煤礦生產的安全性。
2.3 科學的安全管理體系構建
煤礦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基礎管理是促進企業發展、保證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石,在新常態的背景下,煤礦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管理,構建科學的安全管理體系。首先,做好現場管理,在對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細致排查基礎上,嚴格監督作業人員的操作行為,確保規范化實施操作,并且對現場的排水、通風、運輸、機械、采掘等系統進行嚴格監督和管理,保證煤礦生產各個環節順利進行;其次,做好安全技術管理,對特種作業規程、特殊開采方法、技術改造等方案進行嚴格把關,提高煤礦技術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最后,做好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實現精細化的現場管理模式[3],提高職工的專業技術水平,保證專業能夠滿足崗位需求,促進煤礦企業健康發展。
2.4 職工安全教育培訓體系建立健全
職工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生產能力會對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為了促進新常態下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應該正確認識組織開展職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結合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特殊性制定安全教育培訓方案,在完善安全教育培訓體系的支撐下保障安全教育效果。通過定期召開教育培訓大會、推送新媒體信息等方面促進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讓職工嚴格按照各項管理規范開展工作,自覺約束自身行為,達到煤礦生產安全管理效果。
在新常態下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面臨著新的形式,傳統安全管理已經難以與新常態的要求相適應。因此,煤礦企業要從安全管理體系的構建、管理機制的建設和培訓教育工作的開展等角度對安全管理工作進行優化,爭取進一步提高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實際效果,創造更大的社會、經濟、安全效益。
[1] 張瑞亭.“新常態”下的煤礦安全生產工作[J].煤,2015,24(11):39-41.
[2] 黃傳富.以新常態新思維依法推動煤礦安全監管工作[J].山東煤炭科技,2015(5):182-184.
[3] 韓俊慶,王 帥.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的改革與創新[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17):81-8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