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旻
深圳華森建筑與工程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江蘇 南京 210019
人類進入工業化時代以來,為了滿足工業發展的需求,不斷加大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也在日益加劇。全球生態平衡被破壞之后,各種自然災害也接踵而來,同時自然資源的持續減少也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巨大困擾。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國際社會開始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工作,尤其在建筑建設領域,生態建筑觀的形成及其在建筑設計中運用,成為當今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
第一點,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的有效結合。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從人的角度出發,應充分意識到建筑設計的人本功能,因此在設計中注重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適度等方面。同時,建筑和人都屬于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動一定要與自然環境構建出一種和諧關系。
第二點,堅持能源節約與科學使用。節能技術通常是利用蓄熱等方式來降低能源消耗程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時充分開發和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有效減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根據區域氣候特征,充分利用通風以及建筑保溫設計等各種方式來達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第三點,充分利用建筑的地方性特征。任何地區的城市規劃建設以及單體建筑工程,都一定從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特征、能源分布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實際情況出發,通過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來作為建筑設計的基本依據,充分體現建筑設計的生態理念。
第四點,堅持生態優先與整體優先。因為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要遠超部分功能之和,因此,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第一步必須有效確定生態系統的整體結構與功能。任何建筑都屬于全球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所以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建筑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等相關需要。同時有效利用和節約各種資源,全面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中的各種植被,大力減少環境污染。
在以往的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通常僅注重建筑自身的結構外觀與功能體現等方面,而將建筑與周邊其他事物逐漸的協調性相對忽略。在建筑設計中運用生態建筑觀,要加強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間的協調性,在為建筑進行選址的過程中就應以協調性為基礎核心。
第一點,設計人員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一定要立足于實際情況,使所設計建筑與周邊環境相融,而不是雙方各據一隅,從而保證建筑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協調性。
第二點,加大對周邊環境的利用力度,有效處理新舊建筑之間的矛盾,并通過舊有建筑來充分體現生態建筑的特色與理念。比如,在進行城市公園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將回歸自然作為主題,同時在具體施工過程中,也不能破壞原有自然植被,并立足于現場特點,根據山勢進行建筑施工,將人工痕跡盡可能降低。
第一點,室內室外空間的一體化設計。設計人員應遵循生態建筑觀,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充分實現建筑室內與室外空間的一體化,從而增加建筑使用面積,也對相應景觀的設置提供極大便利。該設計模式是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常見的運用形式,比較適用于大型建筑大廳與內庭院等方面。同時,將建筑的部分墻壁取消,使建筑室內與室外連成一個整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擴大室內采光面積,提升建筑內部空氣的新鮮度,減少空調使用頻率,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效果。
第二點,室內室外景觀的一體化設計。該設計方式的運用所學時間相對較長,也就是通過建筑設計將室內外景觀有效連接起來,以促進室內與室外環境的和諧統一,從而增強建筑內部設計的美化作用,進而充分體現了生態建筑觀的運用效果,使建筑內部的自然氣息更加濃厚。
第三點,室內裝飾的生態化設計。生態建筑觀在建筑內部設計中的運用,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從室內具體情況出發,通過相應的景觀小品設計,或裝飾壁畫設計等方式,來進一步加強建筑與生態環境的聯系。例如,可在室內合理位置擺放魚缸及綠植等。同時還可通過現代科技的運用,模擬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氣息或聲音等,從而增強建筑的自然生態氛圍。
第一點,選擇和應用新型材料和技術。面對不斷遭到破壞的自然環境,設計人員若要在建筑設計中盡可能減少能源利用量和消耗量,就應當選擇和應用各種先進的新型材料與技術[2]。比如,可選用更多的天然木材等諸多可再生建筑材料。同時,現代技術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生態建筑觀的實現,所以,在實際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通過BIM技術以及裝配式建筑等相關技術,有效改善原先的建筑形式,使其在面對不斷區域氣候能夠進行自我調整。
第二點,增強建筑的低碳效果。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要求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加大對節能降耗等相關技術的管理力度,通過相關方式方法充分節約資源,以有效增強建筑的低碳效果。比如,可通過對建筑形體的限制,來降低建筑設計的復雜性,合理利用建筑空間來達到建筑結構功能的多樣化目的等。同時,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運用,還要求加大對相應能源的管理力度,用可再生能源取代非可再生能源。
總之,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對提高建筑設計水平、實現節能環保等諸多方面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建筑設計人員應對生態建筑觀有深刻認知,充分了解和把握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基本運用原則,并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增強建筑與自然的協調性,增強建筑設計的綠化效果,增強建筑設計的節能與生態效果,從而全面實現建筑設計的生態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