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
中航長沙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 長沙 410000
在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運用合理的生態建筑學理論非常重要,能夠有效提升高層建筑空間的利用率,保證高層建筑工程結構更加合理。對于高層建筑設計人員來說,要結合該地區的生態環境特點,不斷完善高層建筑設計方案,保證生態建筑學理論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得到更好的運用。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從而推動我國高層建筑工程能夠更加穩定的發展。
生態建筑簡稱為ECO,主要指的是將建筑看成一個生態系統,將人口進行有效整合,通過進行科學的組織與設計,為人們提供一個低能耗的建筑環境,真正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伴隨我國高層建筑工程數量的不斷增加,高層建筑設計難度越來越大,通過運用合理的生態建筑學理論,能夠幫助高層建筑設計人員更加全面的了解建筑結構特點,保證高層建筑結構更加完整。由于外界氣候對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影響,設計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要根據建筑工程周圍環境,不斷提升高層建筑設計方案的科學性,真正實現綠色節能的目標。
將生態建筑學理論運用到高層建筑設計中,能夠為高層建設設計人員呈現更加完整的設計模型,保證高層建筑設計方案更加合理。在一些大型高層建筑工程中,由于設計難度大,設計人員要根據生態建筑學設計原則,不斷改進高層建筑設計方案,保證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得到合理運用[1]。
與生態學不同,生態建筑學將生態學與建筑學進行有效結合,主要以自然生態系統為根本,構建完善的人工生態系統,高層建筑設計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主要以結合地區的生態環境特點,采用生態建筑技術與先進的生態設計理念,妥善協調高層建筑與生態環境的關系,保證高層建筑工程與生態環境能夠更好地結合,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例如,馬來西亞的那亞大廈,空中花園從三層高的植物綠化護堤開始,沿建筑表面螺旋上升,中庭中的空氣能夠順利通過建筑的過度空間,綠化植被為建筑提供良好的富氧環境空間。
由于高層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加,再加上高層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能源,嚴重影響該地區的生態環境質量。因此,高層建筑設計人員在實際工作當中,要運用綠色節能理念,根據高層建筑工程結構特點,進行合理的節能設計,保證高層建筑設計方案能夠妥善實施。高層建筑設計人員主要以綠色節能為主要設計目標,并運用合理的綠色建筑技術,構建先進的高層建筑模型。
伴隨我國城市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將生態建筑學理論運用到高層建筑設計中,能夠有效減少高層建筑施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因此,高層建筑設計人員要結合人們的實際需求,合理運用生態建筑學理論,將生態建筑學理論與高層建筑設計方案有效結合,保證高層建筑設計方案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高層建筑設計人員要遵守evalue再評價原則、Renew更新原則與reuse循環利用原則,不斷提升高層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率,真正達到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2]。
由于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運用先進的生態建筑學特別的重要。例如,在某大型高層建筑工程中,設計人員要根據該地區的環境特點,將生態學與建筑學進行有效結合,提升高層建筑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減小高層建筑施工對周圍生態環境的影響,保證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過程中得到妥善運用[3]。
除此之外,將生態建筑學應用到高層建筑設計中,能夠保證工程中的各項裝飾裝修材料得到有效利用,有效提升高層建筑的舒適度,使得高層建筑室內空氣質量得到更好的改善。例如,在設計屋頂花園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利于屋頂保溫隔熱性能,不斷提高綠化面積。在設計空中花園時,運用生態建筑學理論,能夠提供人與人休息交流的平臺,滿足人性化的需求,消除現代鋼筋混凝土都市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生疏感,而且增加豎向和三維空間的綠化面積。
在高層建筑工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還要根據天然系統的運行情況,結合高層建筑外部環境特點,創建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例如,在某大型高層建筑工程中,設計人員結合該地區的光照情況,合理運用太陽能,減少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費用[4]。
高層建筑設計人員通過運用合理的生態建筑學理論,能夠保證高層建筑空間得到充分利用。對于高層建筑設計人員來講,要根據生態建筑學理論,對高層建筑空間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調整,有效提升高層建筑空間的利用率,從而滿足人們對居住空間的要求。從生態建筑學角度來講,設計人員要根據高層建筑的外觀特點與通風情況,采用先進的生態建筑學理論,為人們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空間,保證高層建筑內部環境與周圍生態環境有效結合[5]。
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要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例如,將屋頂的雨水的循環利用,可以用于綠化灌溉,節約資源,生態環保,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做好建筑外墻、屋頂、外門窗的節能保溫,在建筑內部采用節水節電的水電設備,有效節約水電資源。高層建筑設計人員要運用節能理念,在保證生態環境質量的基礎之上,構建一個更加平衡的生態系統。
在高層建筑工程中,設計人員在運用生態建筑學理論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斷完善原有的設計思路,并結合生態系統的運行特點,將高層建筑與外部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結合,保證高層建筑空間得到更好的規劃。由于各個地區的生態環境不同,高層建筑設計人員要結合該地區的土地利用情況、植被生長情況,將生態建筑學合理運用到高層建筑設計中,提升高層建筑設計方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為了保證生態建筑學理論在高層建筑設計中得到更加妥善的運用,設計人員不僅要改進原有的設計方案,還要結合高層建筑周圍環境特征,合理運用生態建筑學理論,從而保證高層建筑設計方案得到更好的落實。例如,在某高層建筑工程中,設計人員結合屋面與外墻結構特點,運用生態建筑學理論,合理落實高層建筑設計方案。對于高層建筑設計人員來說,要結合高層建筑設計方案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完善的解決對策,提升高層建筑設計方案的實施率[6]。
高層建筑設計人員要結合生態設計原理,綜合分析高層建筑設計方案的實施情況,并不斷優化原有的設計方案,減少污染物的產生,保證物資實現再利用。在運用物資的過程中,高層建筑設計人員要結合該地區的基礎條件,充分發揮各項施工材料的使用價值,對生態環境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保證生態建筑學理論得到更好的運用。
綜上,將生態建筑學理論應用到高層建筑設計中,能夠保證建筑空間得到妥善利用、提升設計方案的實施率。對于高層建筑設計人員來說,要結合人們對居住環境的各項要求,不斷更新生態建筑學觀念,有效提升高層建筑空間的舒適度。
[1] 郭東亮,馬彥飛.高層建筑短肢剪力墻與異形柱結構受力分析與設計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8,(13):77-78.
[2] 劉大亮.基于立體綠化思考的高層建筑設計策略探討[J].建筑節能,2018,(03):21-25,83.
[3] 羅從容.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01):95-96.
[4] 陳明.研究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30):106-107.
[5] 黃長文.簡析高層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學的應用及其注意事項[J].建材與裝飾,2017,(24):78-79.
[6] 劉仁濤,胡凌映.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滲透[J].科技經濟導刊,2017,(0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