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艷
肇慶市華英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 肇慶 526000
2012年1月,上海市作為首個試點城市,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改增”工作;2016年5月1日起,將金融業、建筑業、房地產業、生活服務業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據統計,從2012年啟動試點4年來,“營改增”已累計減稅6400多億元,惠及592萬戶試點納稅人。建筑業作為我國支柱產業,“營改增”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因此,企業要充分認識“營改增”對企業帶來的影響,從而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營改增”政策的實施。
“營改增”自2016年5月1日已全面實施。“營改增”后,從制度上解決營業稅的重復征稅問題,實現增值稅的“道道征收,環環抵扣”,從而使稅制更加科學,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國際慣例。對企業來說,減輕稅負,不再重復征稅的問題得以解決,使企業成本得以降低,經濟效益得以提高;同時還具有促進企業固定資產更新的作用,使企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另外還具有促進企業優化產業結構的作用,使企業處于高效運轉狀態。綜上所述,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國民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和完善,亟待轉型和升級,在這種情況下“營改增”將發揮出重要作用,稅務改革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意義是積極而深遠的[1]。
長期以來,建筑企業一直存在著非法轉包和分包問題。在全面推行“營改增”稅務政策之后,其進項稅額抵扣制度,使交易事項的可追溯性增強,稅務機關從這些交易事項中可以分析出是還是屬于非法轉包和分包,并采取嚴厲的處罰措施。這對建筑企業具有警示作用,對非法轉包分包行為具有遏制力。如果建筑企業采取工程分包的做法,由不具備資質的包工頭或小規模納稅人來承擔,則無法獲取增值稅發票,進項稅額抵扣無法進行,對企業經濟利益造成嚴重損害。
營改增后,利潤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不再發生。實施“營改增”后,會降低企業的固定資產入賬原值,這會折舊額的提取造成直接的影響,減少施工企業提取折舊的費用。此外,企業在收入和成本上的金額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這主要是增值稅進銷項稅票的取得和稅額的扣除造成的。同時,企業利潤表也會受到影響,伴隨著的是營業稅金及附加的減少。從長遠來看,“營改增”政策會降低建筑施工企業的納稅成本,減輕企業的負擔,有利于企業資金的累積,可以使企業擴大對新項目和新業務的開展。
企業作業水平建筑業屬于傳統產業,具有勞動和資本密集性的特點,從資金使用情況來看,多用于集中購買材料,另外勞務費用也需要支付大量的資金。建筑行業的毛利率一直處于較低狀態,資金比較緊張,加之設備昂貴,企業沒有充裕的資金用于更新設備。“營改增”后按照規定,購進固定資產,企業可以享受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優惠待遇,這對建筑企業更新換代設備積累了大量資金,從而使建筑企業成本大大降低,施工技術水平和勞動效率等方面質量顯著提升。如果在行業中推行新設備和新技術,這對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利于建筑行業競爭力的提升[2]。
“營改增”是國家宏觀層面上的大事,建筑業企業要從心理上、思想上正確認識“營改增”,并積極配合,將這一惠民政策落到實處。同時,及早做好稅務籌劃,爭取企業合法利益最大化。具體表現在,建筑企業管理決策層應同財會人員研究政策早作準備;財會稅務人員應與采購銷售人員保持聯動溝通,加強采購的發票管理,并綜合考慮人工、材料、機械價格與進項稅額能否抵扣的問題,降低建設成本、避免使企業稅負不降反增的現象出現。
“營改增”政策的實行不僅會對企業的財務造成影響,還會涉及管理的各方面。首先,稅務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非常重要,企業稅務工作人員要深入研究相關稅收政策,加強企業的納稅管理能力。其次,對于企業內部管理而言,要強化企業上下對于增值稅專業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培養員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定期地開展一些針對財務人員或采購人員等的培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增值稅知識。此外,除了重視財務人員的培養外,還應加大對法律和會計核算方面人才的招聘,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
扣相關的發票管理全面執行“營改增”政策后,建筑企業購進材料物資和勞務,一般應選擇從一般納稅人處購進,因為可以獲取可以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是如果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材料物資和勞務,小規模納稅人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如果要開具專用發票則要到主管稅務局,要求其代開增值稅發票,否則企業不能抵扣進項稅。增值稅專用發票具有時限性,要求自發票開出日起180天內完成,企業需要加強票據傳遞管理,及時完成進項稅抵扣,如果因為個人原因導致超期無法認證抵扣,相關人要承擔起責任。建筑企業要加強增值稅發票管理,達到控制稅負管理的目標[3]。
“營改增”對建筑業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建筑業企業應密切關注“營改增”的實時動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以積極的態度尋找解決方法,使企業更健康、有序的發展。
[1] 付斌.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8,(09): 176.
[2] 秦嬌嬌.淺議“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J].綠色環保建材,2018,(03):52.
[3] 陳素恩.“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納稅,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