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貴州 都勻 558004
水資源和人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是人們生存的基本條件,但近幾年中國河道污染問題越來越多,河道污染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以前傳統老舊的河道治理理念和技術相對單一,并且還會對河道產生不利的影響。把生態水利良好地融入到河道治理之中,可以保證河道生態環境的正常發展,有利于促進生態環境和生態經濟協同發展前進。
傳統的水利工程主要目標在于控制水流來滿足人們的供水、防洪、發電、航運等要求,但是在水工建筑物發揮其功能的同時,生態環境已經一步一步遭受破壞,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嚴重失衡。而生態水利指的是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兼顧水利樞紐建設和生態系統建設的水利系統,河流成為這個生態系統的骨干,既滿足了人們需求又保留了完整的生態體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設生態水利迫在眉睫,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生態環境惡化。當前社會面臨的重大全球性問題就是能源和生態問題。②生態水利是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生態環境是人們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自然資源,而傳統的水利工程無法長遠持久的實現人們和環境的雙贏,它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生態環境問題,只有穩定發展生態水利才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③生態水利是實現生態系統循環的需要。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是其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保持其動態平衡的關鍵就在于控制其關鍵因素[1]。
河道的主要功能是行洪排澇,而現階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主要特征,不再是為了治河而治河,而是通過綜合整治流域,充分發揮水系的基本功能和生態功能,實現流域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的河道治理,往往只單獨考慮河道自身的功能,忽略了生態環境保護功能.更加忽略了河道與周邊的人文、地理、環境的協調,對原有生態景觀、人類生存環境及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具體來說,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是在天然河道基礎上進行的,這就直接破壞了原有的長期形成生態系統,導致了河流局部形態的單一和非連續。另一方面,河道治理施工勢必破壞大量植被,對陸生動物造成了極大影響,同事施工中排放的污廢水將改變河道理化性質,危害周邊生物的生存發展。
因人們需求和社會經濟環境不同,我國的河道治理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依附自然被動階段,該階段基本是在原有自然條件下進行,河流防洪效益不高;與河爭地的階段,該階段是在國民經濟增長的同時修建了提水灌溉、河道治理、堤防建設等工程,但治理方法落后、單一、不科學;經濟治河階段,主要是利用有限的資金進行河道整治以保護耕地、道路設施和排放污廢水;和諧治理階段,在我國沿海地區和中心城市首先在經濟建設的同時,考慮到提高生活品質和創造優美環境,河道治理工程保持了河道的社會功能和生態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2]。
在河道治理階段,為了恢復河道的自然環境,應恢復河道周遭的生態群落。對此點,應保證在河道社會功能發揮的前提下施行;一般地,河道的社會功能其實就是預防洪災。建設工人應在河道周邊構建生物族群能夠適應的生態環境,并且沿河地形應體現出不規則的狀態,布置的護坡應犬牙交錯,之后所建設的淺灘應與深潭對應;在自然外力的影響下,河流沉積在河道下游區域形成河流生態系統,如此能夠為河道周邊生物族群提供優越的生活環境。
在河道構建階段,生態河堤的重要功能是對河道水體進行調整。為了彰顯河堤的生態功能,需要著眼于若干層面:①科學規劃河道中心線的生態在規劃階段,應對河道水利的動力、河流總體形態以及周圍環境進行考察,這是由于這部分元素對生態河道的構建影響頗深;對上述生態河道水利因素進行合理控制,能夠凸顯生態河道的綜合功能。②為了讓生態堤岸的景觀更為美觀,應在河道兩端布置淺水地段。③在生態河堤構建階段,應把好護堤原料購買的質量關,在原料采購時,應秉承就地取材的準則,原料與堤岸周圍的自然景觀應高度契合,并且應盡量選擇多元化的原料。
為了突出當代河道的生態特征,需要對退化河岸進行重建。河流高低水位間、高水位以上的河岸帶,為生物族群帶來了顯著的邊緣效應,是較為繁復的生態系統。因此,復原河岸帶的生態功能對河道治理來講價值非凡。①提供河岸帶的生物族群棲息地讓河岸帶的生物族群休養生息,簡單來講,就是對河岸帶植被進行選育、栽培、引進以及維護。通過這種模式,為退化河岸帶的生物族群供應優越的生存環境,擴大其生存空間,讓族群結構能夠被優化。②在退化河岸與陸地面相接的緩沖區域,應選擇一部分高聳的林木,并栽培草皮,如此能夠讓河道的水土流失難題得到妥善解決。如此分配植被與生態系統建設的需求相符[3]。
伴隨科技的進步,科技的使用范疇正在擴展,為了將生態觀念與當代河道治理相結合,要科學使用先進科技。因此,凸顯當代科技的植石治理法是不錯的選擇,其將天然石通過科學的規劃重新排列并埋進河床。通過這類模式,構建河道深溝或淺灘,為河道中魚蝦蚌蟹等水生物的成長與發育提供優渥的生存環境。這類模式通常用于河床比降大于 0.002 的情況以及流速過快的河床地基位置。
伴隨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在河道治理中,越來越重視河道的親水性,旅游性、休閑性等,生態水利在現代河道治理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進一步強化生態水利的地位,需要從多元化的視角著手將生態水利與當代河道治理融會貫通。
[1] 云濤.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運用[J].住宅與房地產,2018,(03):54.
[2] 田紫望,黃炯.生態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7,(04):106-107.
[3] 徐凱.生態水利設計理念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應用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3):196.